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 浙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 浙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17 20: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彩陶

教材分析:
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作品。彩陶上丰富多彩的图案是我国最为古老的绘画宝库。各种造型稚拙、富有意象气息的彩陶人面、鱼、鹿、舞蹈纹,以及太阳、庄稼等纹样,展现了人类早期绘画的质朴美,这与充满童趣的儿童绘画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引导欣赏彩陶,我们要营造追索远古彩陶文化的学习场景,激励他们用自己的观察、自己的体验、自己掌握的信息、自己的判断大胆地进行欣赏,发表自己经过欣赏对话之后的直观感受。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般绘画作品欣赏的初步知识和发表自我欣赏感受的能力,但是对于陶艺作品这种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还较为陌生,尤其是有着久远历史文化的中国彩陶作品。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才能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本课选取了我国彩陶精品让学生欣赏,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彩陶的色彩、图案及造型形成丰富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黑色记号笔一支,陶器形状彩纸一张。
教师:教学课件、示范用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
1. 出示一个陶罐图片,感受表面特征。
2.你知道陶器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做的?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伟大发明,是将泥土塑造成型并通过加热烧制烧成。
3.研究文献资料,找出两个问题:
①新石器时代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②什么是彩陶?
彩陶一般指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4.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背景渗透
出示课题《中国彩陶》
图片的欣赏配合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欣赏中国彩陶的兴趣。
二、多元探访,品味彩陶。
1、初步感知,原初感悟。
出示古代彩陶
① .这些彩陶器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② .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2、造型:
出示彩陶罐,根据彩陶瓶的功能, 谈谈外形设计和一般的陶瓶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实用
3、聚焦纹样,深入探析:
①古人在彩陶上画些什么来装饰?
②线条的对比与组合
粗细对比。曲直对比。聚散对比。
为什么古人在彩陶画有这么多变化的线条?
③出示水波纹和旋涡纹彩陶
1.这些线条组合有什么特点?你看了这些线条有什么感受?
2.这些线条代表什么内容?
④出示有色块的植物纹样
1.纹样上除了线条,还有哪些形式?
2.这些纹样又代表什么内容?
⑤具象图案:出示彩陶鹳鸟叼鱼缸、舞蹈纹彩陶盆:
遥远的古人为什么喜欢在彩陶上画这些图案?
⑥总结:水纹、动植物纹、人物纹样。
4、俯视与平视看彩陶上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5釉彩:
古今陶器对比,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中国陶器广泛的实用价值,体验中国陶器发明对于人类进步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彩陶的色彩美,并学会个性表达对其的第一印象。
通过不同线条的反复对比,获得对线条组合对比的知识,为之后学习点线面知识作铺垫。
三.画说彩陶,独特表达。
(1)用粗细不同的线条和色块画画自己印象中的“中国彩陶,体会彩陶之美。
(2)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块、纹样等方面对同学的彩陶画稿进行赏评。交流。
借助个性欣赏与图画表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于中国彩陶的喜好和欣赏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中国彩陶的理解,陈述自己对于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四、拓展
良渚文化陶器陶胎细软,大多轮制。表面打磨,烧后呈黑色光泽。造型规整。纹饰线条纤细工整,以几何形纹为主,有弦纹、竹节纹和各种形态的镂孔纹等,并出现有彩绘陶,在薄而黑或黄黑色陶器上绘以棕红或黄色纹样。
引导学生感受身边地方特色彩陶文化,有助于他们获得对“中国彩陶”文化历史、创造智慧更的丰富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