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二、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世界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让我们坐上空间穿梭机去环游世界吧!
师:我们首先来到了(埃及金字塔),接着来到了(希腊 宙斯神像),又来到了(土耳其 摩索拉斯陵墓),接着是(希腊 罗德港巨人雕像); 下一站是(阿耳忒弥斯神庙),( 巴比伦空中花园 亚历山大灯塔)
屏幕出示:
这几个地方就是闻名世界的七大奇迹。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一处古迹,它敲开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大门。是什么呢?出示? 出示:秦陵兵马俑
这处古迹曾受到中外宾客的大力赞颂
瞧!这是谁?
出示中外宾客的评价(头像—名字---录音)
二、简介秦始皇与俑
1. 师:看到兵马俑你们想到了谁?
生:秦始皇
师:对秦始皇你们有什么了解?
生答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就是他,赫赫有名、威震四方、残酷暴虐、叱咤风云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国皇帝,(在位期间统一六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在军事上修筑长城,)秦始皇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他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那就是——秦陵兵马俑 我把它称为“沉睡的地下军团” 板书
2、说俑
师:那什么是俑呢?在古代俑用来做什么?有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生: 出示:俑:是古代用在陵墓陪葬的偶人。
一般由陶和木制作而成,称“陶俑”
小结:最早奴隶主死后,用活的奴隶来殉葬,非常残忍,后来用“俑”来替代活人殉葬。俑一般用陶或木制作,称“陶俑”。
二)整体感受兵马俑的壮观之美
师:秦始皇的地下军队就是由一个个的陶俑组建而成。
1. 简介秦陵兵马俑
这支庞大的地下军队,在地下整整沉睡了二千多年,在今天,他已经被唤醒。再次向人们展示了它的强大。有谁知道现在这支军团在哪呢?
生答
师:是的,它在陕西西安临潼县骊山北麓。
下面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们对秦始皇的地下王国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 大、多、气势磅礴
2. 具体体会 大和多
a、 师:大,兵马俑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生: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
b、多,又从哪知道的呢?
生:兵俑与马俑共计8000余件。
师:你们看,这些数据向我们展示了秦始皇的百万雄兵,是多么的强大、无坚不摧。我们可以想象那种铺天盖地的军队气势, 整齐、肃穆、气势恢宏。(板书)
秦兵马俑除了军阵规模宏大,每一个兵俑个头也很高大,他们平均身高1.8米,是目前世界最高大的陶俑。
欣赏比较兵俑的艺术特点
师: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双手一件一件手工雕塑出来的,每一件陶俑都各不相同,。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面让我们走近兵马俑,进一步去认识兵马俑的变化。
出示不同的兵俑图片
将军俑 武士俑 跪射俑 立射俑 骑兵俑
寻找兵俑的不同之处
师:这里有5个俑,请同学们细细观察,每个俑在整体造型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动作不同 )
师:动作哪里不同?
动作姿态——有的双脚站立,有的单膝跪地,有的手持弓箭……
2.起名
师:让我们根据这些动作变化,给他起个名字吧!
立射俑 看,这个双腿张开站立,手上好像拉开了一把弓,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跪射俑
骑兵俑 为什么叫他骑兵俑?(兵马俑不单单指的是兵俑,也包括了马俑,所以合称为“兵马俑”)
御手俑 这个双手前伸的可以叫什么?
将军俑 为什么把他叫做将军俑? (是的,从他双手交握的动作,告诉我们,这是一位正在沉思的将军)
3.情境模仿动作
师:这位将军带着他的士兵武士,严阵以待,好像随时都会冲上战场。
好,说不如做,让我们来一次兵马俑的复活游戏。(屏幕出示要求)
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做出相应的人物动作,看哪些同学做的最好。(起立,站队 师说:武士们,又在蠢蠢欲动,开始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要保卫我们的家园,向边境出发,走在军队最前面的是驾驭马车的御手俑,车上乘坐的是将军,紧跟后面的是手拿弓箭的射立俑,为了制敌射立俑变成了跪射俑,压阵的是骑兵俑。)
好一支雄赳赳、气昂昂的军队,你们完全再现了秦朝军阵的磅礴气势。勇士们请坐
4..继续找不同
师:好,让我们把注意力回到屏幕上,继续找不同,仔细找,兵俑除了整体造型不一样,在局部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变化?
生:( ) 课件展示细部 (师边介绍)
发式 ——有的带着帽子,有的没带帽子,发辫梳得也不相同:有粗有细
面貌——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脸型、五官各不相同,神态各异,有的坦然自若,有的目光炯炯,有的双唇紧闭,若有所思;
(不同的五官刻画,显示了人物的不同个性,表情的变化又反应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例举:(两个神态)看这两人的神情,猜猜他们在想些什么?
衣服—有的穿战袍、有的披铠甲,铠甲一块一块,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有的着布衣。
(师小结: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这位是将军俑,铠甲制作比较精致,那这位身穿大铠甲的是武士俑,在军中具有一定的官职,穿布衣的是士兵)
为了使你们了解地更清楚,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缩小版的兵马俑,请打开桌上的盒子,摸一摸,看一看,观察地更细致些。2’
5.概括兵俑的特点
好,大家把兵马俑统一放在盒子旁边,我们找了不同,欣赏了缩小版的兵马俑,谁能用最贴切的词来形容一下兵马俑?
板书:兵俑: 神态各异 栩栩如生
6.画一画
师:看你们把兵马俑说的那么好,老师想把兵马俑复活在画面上。
示范作画(边画边说:起笔从上到下,一定要抓住兵俑动作特点,画出整体动态,接着画局部的发式、五官、服饰,画得越细致你的兵俑就越生动)
老师已经完成了一个,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要求:1). 画的要与老师的动态不一样,可以画你们桌上的模型,也可以自己摆动作画,画出兵俑的威严气势。
2). 画纸要竖着画,按照纸的大小去画,不要画得太小。
3). 音乐停,你们也停,看谁画得又快又生动?
7. 展示作品
1)师:这几个兵俑你们觉得画得怎么样? 从动作、神情、服饰等评一评
先生评 再师评
2)其实我们每一位同学画的都非常好,老师想把你们的兵俑放到博物馆的俑坑里好吗?每个小组的组长领取一个俑坑,把你们的兵俑放在俑坑内,注意俑坑是需要小心保护的。把你们的俑坑集中,看看是什么效果?手势引导学生(你们看沉睡的地下兵团复活啦,这军阵……一个个的兵俑……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把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
四)课堂小结
秦陵兵马俑完全是按照真人真马来制作的,它是以这样的现实生活为题材,运用写实手法塑造,创造了世界雕塑史上的奇迹。
最后,让我们再次通过录像对本节课进行回顾
教学反思:
本课是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我刚开始选本节课存在了懒惰的思想,以为欣赏课比较简单,不用准备这样那样的教学用具。开始备课到第一次试教,才真正地认识到欣赏课好难啊!一方面是欣赏课对老师的知识储备要求高,另一方面是欣赏课不容易出效果,容易偏离美术课的本位。特别是了解到同册语文课也有相同内容,这对我形成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明知山有虎,也要偏向虎山行,我还是选择这节内容作为一次挑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的让他们代替我说,刺激学生的视觉审美。于是从一开头就从旅游引导学生去环游世界,认识七大奇迹引出世界第八大奇迹,迅速地将学生带到了气势宏大的秦陵兵马俑,使学生在震撼的场面中产生联想,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氛围,并产生共鸣。本课的教学以审美为主线,抓住宏大、壮观的整体感受,以找不同的游戏方式展现表情、发式、服装、动作这些局部亮点,将其串联起来,利用收集的大量图片展示,录像等介绍说明,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冲击力;更是通过学生身体力行的情境模仿,感受秦朝时期百万军队的强大气势,百战百胜的威武之师,刺激了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在找不同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了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了欣赏能力。同时注重把握艺术品的细节欣赏,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古人的精美工艺,激励了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一节课我经过许多次的磨课,修改,每一次上课,每一次都能呈现不同的效果,不论是我自己还是学生,都有不同的变化与变数。越修改越挖掘越觉得,我上的每一次课都是失败的,我还没准备好,我不能到这里来上这节课。所以我自认为我今天上的是一节还没准备好的课。请各位老师给我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