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24道选择题,3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4题,48分)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2.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
方米)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4.以教育文化为主题定位的功能区宜设在( )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瓦轴集团(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轴承工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故乡和摇篮。瓦房店市轴承及相关企业总数超过30_
家。除拥有各类规模不等的轴承生产、加工企业200余家外,还包括市区内轴承包装、销售、维修企业100多家。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反映了瓦房店轴承及相关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 )
A.产业集群 B.产业扩散 C.产业郊区化 D.产业集约化
6.图中显示该市轴承企业向郊区扩散、布局,影响因素不是( )
A.地价 B.交通 C.环境 D.能源
7.该市向郊区扩散的轴承企业(部门),主要是( )
A.生产企业 B.销售企业 C.研发中心 D.信息中心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回答8--9题。
8.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的是( )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9.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 )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下图是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11.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源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12-146题。
12.图中①②③分别所代表的环节是( )
A.降水增加、地面蒸发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
B.地面蒸发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地面蒸发量增多、降水增加
D.降水增加、气温变幅变大、地面蒸发量增多
13.该示意图最可能表示的农业系统是( )
A.河谷农业 B.坝子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14.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读某国家经济活动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①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②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
③主要分布在畜牧区的中心 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④
1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国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B.建有大型水库,说明该国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C.有多个经济区,说明该国是发达国家
D.该国除了铝土矿外,没有其他矿产资源和能源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17--18题。
17.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A. ae
C. 若e为0℃,则河流出现凌汛 D. 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18.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读某地地貌景观图及其对应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M、N、O、P、Q五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依次是( )
A.背斜、向斜、背斜、向斜、断层 B.背斜、向斜、背斜、向斜、背斜
C.背斜、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D.向斜、背斜、向斜、背斜、向斜
20.图中P处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断裂下陷 B.向斜成谷
C.外力堆积作用形成 D.岩石抗侵蚀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21--22题。
注:径流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内,地面径流量(毫米)与降雨量(毫米)的比值
21.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利用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
22.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下图完成23--24题。
23.若GH为赤道,EF为晨昏线。地球公转的某一过程中,θ角不断变化,则( )
A.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B.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变小
C.北极地区的极昼或极夜范围渐大
D.全球趋于昼夜平分
24.若OE, OQ分别为日界线,θ按顺时针方向增大,则( )
A.图示半球逆时针自转 B.OQ地方时为0时
C.太阳直射OF经线 D.0点附近极昼范围扩大
二、综合题(共3题,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 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 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山地和南部n地的温差为 ℃(2分)
(2) 比较乙岛同纬度东部与西部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及原因。(4分)
(3) 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8分)
2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不同地点刚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 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4分)
(2) 若需将本流域和另一水系的M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图中用运河符号(图例中已给出)标出。(2分)
(3)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G河段河流开发利用方向及其条件。(8分)
(4) E河段地区粮食生产发展得比G河段地区更好,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7.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省P县(图中面积最大者)城镇和水系分布示意图。P县境内最高海拔为1050米,最低海拔为24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 描述P县的自然环境特征。(4分)
(2) 该区域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3) P县的南部比北部地区经济发达,从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判断?(4分)
(4) 在遏止全球变暖世界浪潮中,“低碳经济”和“碳交易”悄然兴起。P县在这一新形势下可以发展什么能源?请说明理由。(6分)
泉州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答案卷
一、选择题(共24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综合题(共3题,52分)
25.(14分)
(1) (2分)
(2) (4分)
(3) (8分)
26.(18分)
(1) (4分)
(2)(2分)请画于右图
(3)(8分)
(4)(4分)
27.(20分)
(1)(4分)
(2)(6分)
(3)(4分)
(4)(6分)
泉州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答案卷)
一、选择题(共24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A
A
D
A
D
D
A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B
C
A
D
C
C
D
B
C
C
B
二、综合题(共3题,52分)
25.(14分)
(1) 20 (2分)
(2) 东部太阳辐射量小于西部。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晴天少;西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4分)
(3) 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甲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乙国水热条件好,农业较落后,土地租金低;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8分)
26.(18分)
(1) 夏季 高山冰雪融水(4分)
(2)(2分)(最短距离,经城市,沿等高线,图例正确)
(3) 航运(2分)
该河段流域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河流流量大而稳定;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平稳,有利于河运(6分)
(4)E地虽地处高原和山地,但纬度较低,且位于河谷,热量更为充足,粮食生产发展更好。(4分)
27.(20分)
(1)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南高、东北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较多;常绿阔叶林为主;低山丘陵地区以红壤为主。(4分)
(2) 特点:沿河分布(2分)。
原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4分)
(3) 南部城市多、交通条件好,有高速公路、铁路等与外部联系。(4分)
(4) 发展生物能和小水电理由: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水分充足,能用于开发生物能的生物量丰富;该地河流众多、水量大,落差大(全县落差为1000余米),水力资源丰富。(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