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 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学学构图 苏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17 20:5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学学构图
作者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构图是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它往往通过外在的视觉作用,引导观者按作者的意图构想来浏览画面。观画的经历人人都有,如去美术馆的专题性的正规化参观,生活中的很多场所也能欣赏到一些画作,甚至平时的美术习作都是观画的对象。如何读懂这些图画,走进画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内心的审美交流,了解一些构图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对于平时的绘画创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构图这一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很强,构图的种类也很多,古今中外各个不同的画种其构图形式也有很多的讲究。但是在小学阶段,是这类知识的起始课,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宜简明浅显,不宜复杂深奥。可以构图的几种典型形式为主线展开教学,了解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并尝试在欣赏图画、创作图画时合理地运用,感知构图在画面处理时的重要作用,体验构图带来的艺术美感。
学生情况:
构图知识相对于美术学科中的绘画、手工来说显得要枯燥乏味,小学生也并不喜欢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如比一比、裁一裁、连一连等,在比较活泼的环境中适当缓解枯燥的学习压力,激起学习的兴趣。讲解构图的专业知识时,也相应地点到即止,学生以了解知晓为主。
教学方式、手段:本课的理论性较强,可以运用比较法、讲解法、赏析法、实践操作法等进行教学。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炭笔、画纸。
学生准备:画纸、炭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感受绘画作品的构图美,了解构图的意义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常见的构图形式和类型,并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的追求,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常见的构图形式,体会构图带来的视觉感以及作者想传递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并在自己的作品中灵活运用。
教学设计
一、赏析作品 感知构图
1. 展示三幅图画,观察其不同之处。
师:美丽的风景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而别致的图画也总是让我们心旷神怡。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幅画,一起来赏一赏、品一品。(PPT分别出示三位同学的作品)
2. 交流三幅画的观后感,喜欢哪一张?理由是什么?
师:这三幅画都是小朋友的纸版画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生:……
小结:三位同学画的都是瓶花,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倾向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见到有的图画中物象比较饱满,而有的画面却比较空旷。
3. 猜一猜学习的内容。
师:能猜到今天我们将要学些什么吗?生:画面的大小和位置。
4. 揭示课题:学学构图。
设计意图:通过三位同学作品的展示和比较,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印象,感知相同类型的图画运用了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产生不一般的视觉审美效果。直白式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构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凸显美术课程的特点,关注到教学的实效性。
二、分析理解 掌握构图
1. 什么是构图?(PPT)
师:在绘画时,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画面内容的大小、位置、疏密、虚实等,作一定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更好表达出创作意图,称为构图。
2. 学习几种常见的图画外观构图形式。
(1)以同一图画不同构图为例。
师:在美术课上,当我们翻开作业本,总是会思考一下是横着画呢还是竖着画?专业画家们在作画时同样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冷冰川叔叔画了一幅风景画,横向的构图,我们感到视野很开阔。如果再把画纸变得更狭长些呢?感觉有没有变化?
生:景物离我们更近了。
师:如果变成竖构图呢?同样的风景,感觉是否又有不同了?
生:有纵深感,视线更集中。
师:如果把画纸变得再瘦长些呢?或是把画纸变成其他形状的,感觉肯定又会产生变化。
小结:同样的景色,由于不同的构图,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意境。
设计意图:把同一幅图画,通过画面的不同裁切,观察比较不同形态的构图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一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2)巩固欣赏,内化知识。
①山水画
这幅《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画家所作。猜猜原作有多长?近12米,有5-6张大画桌这么长呢!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当长长的画卷舒展开来,山峰绵亘、江河旷远,真可谓是千里江山。《溪山行旅图》是另一位宋代画家之作。同样也是山水画,但竖构图的形式让画面产生了怎样的一种气势?生:山峰巍然屹立,给人“高山仰止”之感。
小结:同是山水画,但不同的构图形式,竟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视觉差异。
②人物画
人物画的构图处理,也同样如此。由于构图形式的不同,两幅儿童人物画传递了作者不同的思想和审美。通常横向的构图会选择左右两边不对称的构图形式,这样处理的画面比较活泼。这幅竖构图的人像画,主体安排在画纸的中间偏上,形式感是对称的还是不对称的?
生:表现了稳定的视觉效果,画面静谧而典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式的观察分析,学习风景画和人物画中运用横构图、竖构图的不同处理方式,感受其画面的不同气势和意境。
3. 学习几种常见的画面构图类型。
师:如何使纷繁复杂的画面内容组成统一完整的作品呢?不同类型的构图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些。
①满构图:画面饱满,在儿童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
②S形构图:这幅是曲线构图,你能找到小朋友和大狮子的行走足迹吗?(请学生找一找)
小结:画面有动感。
③三角形构图: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幅三角形构图,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斜线构图,你认为是哪种构图呢?生:……
事实上,在一幅画中不仅仅只有单一的一种构图形式。比如,这幅画既是三角构图又是斜线的构图形式,只不过其中有一种构图形式显得相对主要些。
4. 连线选择、巩固知识。
师:有三幅儿童画,仔细观察,它们的构图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视觉感受?(PPT)
请2-3个学生来连线选择。
小结:绘画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往往通过外在的视觉作用,对观众的第一眼产生支配作用,引导其视觉的顺序,使观众基本上按照作者构思的线索去浏览画面,明确画面的中心。(PPT这幅画里动物们的目光都朝向主角鳄鱼,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所以构图是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同时,多样化的构图形式一般都遵循一个相同的法则,即疏和密的对比处理。(PPT这幅画中主体物画的很小,背景空阔,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画面宁静悠远)
设计意图:以“连一连”的学习形式,适当调节一下课堂学习的气氛和节奏,也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三种典型的构图形式,起到一个巩固知识的作用。接着再循序渐进地渗透一些构图的法则,使学生对构图知识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5. 尝试构图,学以致用。
师:想不想一试身手?老师这有些器皿和水果的图片,我们一起用刚才所学的构图知识,把它们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要求:把盘子和水果这两种物品安排在画面中,互相有联系,可以运用一种典型的构图形式。
请1-2个学生来创意练习,其他学生提提修改意见,指出运用了怎样的构图形式。
设计意图:以盘子和水果为主题,通过“拼一拼”的形式,把构图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运用。这是个小练习,参与操作的学生也不多,但是黑板上的当场示范可以直观地让大家看到其他同学对构图知识的理解和审美倾向,对下一环节的大练习具有指导性的帮助和借鉴。这个练习也是多向互动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提提自己的建议,老师也很容易发现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可以及时地对下面的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6. 小结:构图的外在形式和类型是多样化的,但是反映作者创作的思想和情感的内在表达是一致的。
我国古代有位画家被人们称作“马一角”,原因是他在画画时总喜欢取一角之景,其实间接地反映了画家的内心思绪:感慨当时南宋的残山剩水。挪威画家蒙克在他的《呐喊》中也强烈地表达出挣扎绝望的内心情感: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传递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以及竭力想摆脱困境的恐惧感。
三、练习内化 运用构图
作业要求:运用构图知识,有选择地把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并使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次练习,虽说用于构图的物品比第一次练习稍稍多了几样,但是有了第一次练习的学习基础便把难度分步化解了。本次练习的时间安排不太长,作业形式为线造型,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构图多做深入的思考。
四、作业展评 理解构图
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可以略做点评。
可以找找各自作品中的优点,也可以互相提提改进的建议。
五、拓展总结 深化构图
构图的成功与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会在构图之时不断地苦心经营、反复斟酌。
(PPT中西构图比较)“之”字构图是中国画常用的构图,山水画中常常运用此法,可以使画面产生曲折,层层递进,表现河山的深邃感和流动感。西方则比较喜欢用射线构图,辐射线的轴心在视觉上自然集中的作用,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村落,展现村野的平远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视觉审美也会逐渐产生变化,构图形式也随之在不断地变化。吴冠中、赵无极等现代画家的作品,构图大胆而具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今天,我们对于绘画构图的形式和类型做了一个简要的学习和了解。今后我们在绘画表现或去美术馆参观时,不妨用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也许你对构图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学构图知识不需做太专业化的讲解。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构图的几种典型形式,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多安排在主要的内容上。构图知识比较专业枯燥,需要提炼,挑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内容。但是,时代的变迁、地域的改变也会在画面构图上有明显的表现,因此可以在课堂结尾环节拓展性地介绍,使有兴趣的孩子有机会做深层的学习。
作业要求
第一次练习:运用一种典型的构图形式,把盘子和水果这两种物品安排在画面中,使之互有联系,并使画面产生美感。
第二次练习: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把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并使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教与学的评价
第一次练习,学生可以自己的审美倾向,以盘子和水果为主体组织画面。可以模仿刚学到的一种构图形式,巩固新知识。
第二次练习,在比第一次练习更多的生活物品中学会有选择地挑选创作用的主体物,画面的组织形式更加自主和多样。如果在构图时,能合理地使用一些构图的法则,画面可能会更有艺术欣赏性;如果在构图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地创新,也许画面会更具个性特点。
反思和总结
构图这个学习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有些枯燥。如果讲得比较深奥,更不易被学生接受,也很难激起他们学习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本课的教学定位是欣赏评述的分量多些,操作练习的比重轻些,即以大欣赏小练习的形式呈现。
构图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围绕典型的几种构图形式,深入分析并略加渗透视觉中心、疏密对比等构图法则以及构图中隐含的画家的内心情感。为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1)导入时,用作品“比一比”的方式,在比较中发现差异,找到画面大小和位置的不同处理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
(2)运用画面“截一截”的形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同一景物因为不同的构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美感。
(3)在巩固构图知识的环节,运用“摆一摆”的方式,请学生用盆子和水果拼摆出画面构图,在此游戏性的学习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要求。
(4)作业练习有层次。有了“摆一摆”的学习基础,再适当增加一些生活物品进行构图的课堂练习,操作具有明显的递进性。不过,在试教时发现学生用铅笔工具来练习构图时,较容易走进对物品造型的纠结中,而忽略对构图的艺术化思考。后来,绘画时不用橡皮,工具改为勾线笔. 炭笔等,作画明显提速了。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作业的形式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拼拼贴贴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可以利用广告纸、画报、报纸等纸质媒材,剪取其中的图像进行构图练习。这种学习形式,简便而有趣味,学习难度低,非常适合基础普通的孩子或班级。如果班中孩子的造型能力比较强,对绘画的兴趣也特别浓厚,那么可以用勾线造型来进行构图形式的创作实践,巩固构图的形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