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原始社会末期早期典型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
盛水器乐器酒器青铜器的用途食器兵器农具生活器具青铜铸造业的特点酒
器水器乐器铜镜种类丰富、数量众多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工艺高超泥范铸造法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
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铸造这样的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 酒礼器,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其精美至尊。尊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纹,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布局新颖。工艺复杂、精美青铜立人像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分布地区广泛四川三星堆甲骨文: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全形卜甲牛骨刻辞二、甲骨文记事王懿荣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1899年发现甲骨文,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至今发现10万余片,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别的有1500多字。 王懿荣(清):一片甲骨惊天下
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等。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对汉字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象形木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
法,用图形、线条把物
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指事本末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休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
来表示新的意义。形声木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
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
多都是形声字。甲骨文对汉字的影响: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许多汉字使用
至今,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金文:又叫铭文,是商周时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西周毛公鼎知识拓展利簋(gui),又名武王征商簋,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是迄今所见最早西周青铜器。记载了武王伐纣这一重大事件。商代金文中的文字金文的内容涉及典礼、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甲骨文文字演变过程金文 篆书 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
线条被拉直,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
复杂到简单 形象到抽象课后活动2你能辨认出下列甲骨文是什么字吗?人水猪互动体验:看一看,学一学,自己的生肖用甲骨文怎么写?狗猴龙虎鸡马牛蛇鼠羊猪兔课堂小结 用途、功能:饮食、祭祀、军事等 礼器
青铜器 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
典型代表 :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青铜器 时间:1899年,清朝王懿荣首次发现
与 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医药等
甲骨文 地位:中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完整
甲骨文 影响: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