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预 习 秘 诀
新 知 密 解
随 堂 速 练
难 题 答 疑
能 力 展 示
活 学 活 用
预习秘诀
2.把下图中的水果圈起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7-8= 13-6= 11-9= 11-6=
12-5= 15-7= 12-8= 15-9=
■预习教材第27页例1,完成下面的题目。
9
7
2
5
7
8
4
6
5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买来了许多漂亮的气球布置自己的教室,下面我们先来把气球分类,再进行布置教室,好吗?
新知密解
情境导入
新知密解
新知教学
还可以怎样分?
新知密解
新知密解
新知密解
新知密解
做一做
新知密解
3
随堂速练
5
6
3
随堂速练
13
6
10
6
随堂速练
序号
①③⑦⑧⑨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②④⑤⑥⑩
难题答疑
能力展示
能力展示
1.把每题中不是同类的圈出来。
活学活用
达标题库
2.下图中已分好类,请圈出分类的标准。
活学活用
3.看图数一数。
活学活用
2
3
2
4
4.分一分,涂一涂,数一数。
活学活用
4
5
3
5.把下面的图形分类,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分一分。
活学活用
培优题库
颜 色
序 号
有 色
无 色
形状
序号
①②④⑦⑧⑨
③⑤⑥
①③⑦
②⑤⑧
④⑥⑨
6.把下面的六幅图进行分类,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分一分。
活学活用
颜色
序号
数量
序号
4个
5个
彩色
白色
④⑤
①②③⑥
⑤⑥
①②③④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分类与整理”,在单元的开始呈现了一些小朋友拿 着各式各样的气球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引人,酒过学生动手分分气球来 教学按单标准 分类计数的知识,通过分组做游戏的活动教学按不同标准分类计数的知识。此外,本单元还渗透了统计的思想。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 要他们一下 子按物体的用途或性质分类较难,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是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这些明显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计数。在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学具时应注意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往往会有许多标准。对于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所做的解释,教师应给子充分的肯定。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事物之间的不同,不能任意夸大,否则每个事物都好像是不同的,这样教师将很难驾取课堂,也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某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已分类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数据分析。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选择分类标准及正确的分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应加强操作,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选择分类标准及正确的分类方法。例如:有的老师除了让学生分学具,还设计了让学生分农作物和设计柜台等多种形式的分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步体验分类,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在选择教具和学具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特点选择教具和学具,使学生在课堂上分得熟练,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又能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从而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同时,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例如:在教学了分类内容之后,有的老师让学生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或者回家整理下自己的生活用品、 文具盒、衣柜和玩具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1课时 分类
课题 分类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提高学生初步分类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 3.使学生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整理物品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整理与分类标准确定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善于表达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一些分类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计数。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三角形卡片、正方形卡片、黄花、蓝花和红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实物投影:各种学具(圆片、三角形卡片、正方形卡片)杂乱地摆放,说说怎样整理。通过各种学具的投影,让学生感觉到物体摆放得很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揭示分类。提问:小朋友们,看到东西这么乱,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老师吗 谁来说一说 指名上台摆一摆。表扬:真聪明!真能干!你是老师的好帮手,谢谢你!其他小朋友同意这样摆放吗 这样看起来就整齐多了。我如果想用三角形卡片或者正方形卡片,一下就可以找到了。归归类,摆放整齐,真漂亮!真方便!板书:像这样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 就叫分类。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发现分类的现象。(观察商店插图,感受物品分类摆放整齐的意义)分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会的本领。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一当管理员分分东西。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导语:刚才很多小朋友都想帮老师归类摆一摆, 现在老师又遇到难题了,老师准备了很多小花作为奖品奖给大家,可是风一吹,不同颜色的小花都混在已起了,你们可以帮助老师把它们分分类吗 (信封中有黄、蓝、红3种颜色的花各3朵,同桌一组, 合作完成)引导:动手分分,可以分成几类 是怎样分的 它们各有几朵 学生反馈汇报:分成3类,为红花、黄花、蓝花。规范语言:我按照花的颜色将花分成3类,一类是红花,一类是黄花, 一类是蓝花。同桌互说,全班说。小结:刚才我们按照一个标准一种花的颜色, 把花分成了3类。2.你能根据你分好的类,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汇报。过渡语:谢谢大家帮老师这么大一个忙,等一下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小朋友以及认真学会分类这项本领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小花。3.出示教材第27页情境图。这里有好多小朋友,他们手上拿了各式各样的气球。我们来帮他们把气球分一分吧,按不同的形状分,分完之后请你们数一数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学生交流汇报:按球形、心形和糖葫芦形三种不同形状分。分完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球形的气球最多,有5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只有3个)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自由发表意见,例如:可以根据颜色来分等。小结:分的时候必须按同一标准把所有气球都分完,分完之后我们还能发现很多的数学问题。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2.现在小朋友们都会分类了,你还想分什么 能不能把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分一分类 3.欣赏生活中分类的现象。(课件出示超市图片)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分类的知识,要注意找到一个标准,再将事物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与计数。
教学板书 分类像这样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教学反思 整节课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突出了数学的研究课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都是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的数学题材,如:让学生观察商店物品的摆放,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
教师点评和总结: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2课时 分类统计
课题 分类统计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更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提高分类统计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学会简单地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在分类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善于表达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
教学难点 理解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图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历分类统计 1.课前谈话,教师表扬一些学生,比如敢于举手的,能提出问题的,语言流利的,能独立思考的,回答有个性的等。对这些学生进行奖励(一些图形),并将它们贴到黑板上画的圆圈中。 2.看到这些图形,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评价。 3.揭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先把这些图形分分类,整理整理,今天我们就起学习“分类统计”。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28页情境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同桌交流讨论后汇报:有一群人,他们正准备分两组做游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按大人和孩子分,按男、女分等。2.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在黑板上板书下面的表格: 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分,将分类结果填入表中。3.评价学生的分类结果:所有的人都分好组了吗 通过黑板上的两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组内交流并汇报。4.分析表格。看了这两个表格,你原先提出的问题能解决了吗 学生回答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提问:我们在分类时,只能用一种标准来分吗 引导学生体会: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标准不同,所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虽然两次分类的结果不一样,但有一个数始终没变,是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是总数没变”。三、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31~32页“练习七”第5~7题。学生先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四、课堂小结注重运用原理,寻找规律,抓住难点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分类统计的模型。
教学板书 分类统计按大人和孩子分: 按男、女分: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注重联系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是生活。本课课堂是有形的,学生看得到、摸得到、想得到,从而展示了数学较深层次特有的美丽及生命力,形象地体现了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体现了数学的价值。2.本节课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感受以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做到精心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其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的技巧也得到了发展。
教师点评和总结:(共5张PPT)
例1分一分,填序号。
5
Q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分类的题,可以用3个标准来分。(1)按内部有图的和内部没
图的分。(2)按外框形状分。(3)按内部图形分。
规范解答:(1)按内部有无图形分:①②③⑦⑧⑨
④⑤⑥
(2)按外框形状分:①④⑨
②⑤⑦
③⑥⑧
(3)按内部图形分:①⑦⑧
④⑤⑥
②③⑨
解题宝典:确定分类标准是解题的关键。
规范解答:(1)按水果的种类分,图示如下:
(5)个
(5)个
(6)个
(2)按卡片的形状分,图示如下:
6)
个
(6)个
△△△△△△△
八
(4)个
解题宝典: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继续
知识点
举例说明
金点子
返回(共1张PPT)
分类与整理
第三单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