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 上册
语 文 园 地 八
第八单元
谈话导入
平时你们是怎样读书的? 都喜欢哪些课外书?
我喜欢《爱的教育》这本书
我喜欢《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我喜欢《水浒传》这本书
我喜欢沿着课外找书读,如,读了《我的“长生果”》,我对课文中提到的巴金的《家》很感兴趣,便找来读了。
我也喜欢读课外书,可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书?你们能给我推荐吗?
交流平台
好书推荐方法之一
和课文有关的书籍,可以拿来整本书进行阅读。
交流平台
这单元课文里有哪些文章是能联系整本书的?
例如:我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发现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于是,我就找到《三国演义》来读。
好书推荐方法之二
交流平台
读了法布尔《昆虫记》,我对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
阅读课外书,可以找同一类的书来阅读。
好书推荐方法之三
交流平台
我觉得冰心的《忆读书》写得很有趣,很喜欢她的文字风格,就找了冰心的代表作,《繁星 春水》《小橘灯》《寄小读者》等来读。
阅读课外书,可以找同一作者的其他代表作。
冰 心 代 表 作
交流平台
好书推荐方法之四
交流平台
我们学校有网上图书室,从上面可以找到许多最新的好书来读。例如《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散文选刊》……里面的很多文章都值得一读。
阅读课外书,可以图书室等地方找寻。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一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这种方法对我很有启发,我也要这样找书读。
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如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
交流平台
本单元书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读书方法
交流平台
例
如
一、《论语》:好问、实事求是、勤学而不满足。
二、《朱熹:读书有三到》
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到”。
三、《曾国藩:第一要有志》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
四、冰心在《忆读书》中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泛读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呢?
交流平台
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呢?
交流平台
精读
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呢?
交流平台
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读一读,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说一说。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词句段运用
这三句话都是暗喻,就是将“像”“仿佛”这样的比喻词换作“称为”“是”。我们在仿写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出现明显的比喻词,可以从书的作用或书与人的关系出发,进行仿写。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写一写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写一写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
写一写
书是人类的良药,帮助人们医治愚昧的顽疾。
写一写
阅读是什么 是吸收。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妤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写作是什么 是表达。
想想下面的句子主要讲了什么,把它们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词句段运用
这段话按先分后总的顺序讲述了阅读和写作是什么。在排列这几句话时,我们可以采取“四读”法:
读一读 排一排
词句段运用
一读,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二读,在读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三读,边读边想这段话先写的是什么?接着写的是什么?最后写的是什么?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并找到相应的能够表现顺序的词。
四读,按照重新排列好的顺序,再完整地读一遍,进行检查和订正。
阅读是什么 是吸收。妤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 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阅读就是通过多读书,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词语积累;写作就是把我们内心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不仅锻炼思维能力,而且让别人更深入的了解我们。
我的整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欧阳询《九成官醴泉铭》(局部)
书写提示
一、握笔姿势要正确:拇指按住笔管内侧,食指压住笔管外侧,与拇指对捏笔管,中指紧钩笔管左侧,无名指紧顶笔管右侧,与中指相对,小指自然靠拢无名指。
书写提示
临摹毛笔字,需注意以下几点:
二、横画方起方收,劲直有力,起笔为方笔,收笔为圆笔;竖画垂直向下,首尾略重,中间行笔略轻;撇画与竖画写法基本相同;捺画由轻逐渐变重,行笔要直,收笔要平。
书写提示
临摹毛笔字,需注意以下几点:
三、临摹时不要看一眼写一笔,先要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仔细地端详原本的笔意,吃透要领,然后把一个字一气呵成。
书写提示
临摹毛笔字,需注意以下几点: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日积月累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jiàn
pái huái
nǎ
我会读
日积月累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方塘:又称半亩塘。
(2)鉴:镜。
(3)渠:他,指方塘。
(4)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5)清如许:这样清澈。
(6)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词语注释
日积月累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古诗翻译
日积月累
这首诗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比喻读书体会。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聪慧。
思想情感
日积月累
观书有感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méngchōng
wǎng
我会读
日积月累
(1)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2)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3)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4)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5)中流:河流的中心。
观书有感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词语注释
日积月累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古诗翻译
日积月累
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
后来探得规律,懂得事理之时,
就能“自在”而行了。
思想情感
日积月累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古诗翻译
拓展延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佳句赏析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来读,知道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还进行了写字指导,积累了古诗,可以说受益匪浅。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到这些知识与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其二,并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2.读一本好书。
3.临摹一幅软笔书法作品。
由一个故事到整本书
找课外书 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读别人推荐的书
比喻修辞方法的作用
日积月累: 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介绍书。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1.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2.增加积累。
教学难点: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语文园地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丰富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平时你们是怎样读书的? 都喜欢哪些课外书?谁来介绍一下。)
生发言。
2.我们怎样才能读到好的课外书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读到好书的?
生交流总结汇报:
生1:我喜欢沿着课外找书读,如,读了《我的“长生果”》,我对课文中提到的巴金的《家》很感兴趣,便找来读了。
生2:和课文有关的书籍,可以拿来整本书进行阅读。如:我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发现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于是,我就找到《三国演义》《来读。
生3:阅读课外书,可以找同一类的书来阅读。如:读了法布尔《昆虫记》,我对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
生4:阅读课外书,可以找同一作者的其他代表作。如:我觉得冰心的《忆读书》写得很有趣,很喜欢她的文字风格,就找了冰心的代表作,《繁星 春水》《小橘灯》《寄小读者》等来读。
生5:阅读课外书,可以图书室等地方找寻。如:我们学校有网上图书室,从上面可以找到许多最新的好书来读。例如《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散文选刊》……里面的很多文章都值得一读。
生6: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如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
生7:从读一篇文章到读一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这种方法对我很有启发,我也要这样找书读。
3.本单元书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生交流总结汇报:
生1:(1)《论语》:好问、实事求是、勤学而不满足。
生2:(2)《朱熹:读书有三到》读书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到”。
生3:(3)《曾国藩:第一要有志》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
生4:(4)冰心在《忆读书》中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4.除了书中介绍的读书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读书方法?
生1:泛读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生2: 精读
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生3: 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三.深入探究【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说一说。
①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②思考,这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③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生汇报:这三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一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第二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第三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这三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体现出书的重要性,引导我们去读书,爱读书。
师:这三句话都是暗喻,就是将“像”“仿佛”这样的比喻词换作“称为”“是”。我们在仿写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出现明显的比喻词,可以从书的作用或书与人的关系出发,进行仿写。
生读句子并交流讨论
生汇报
生1: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生2: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生3: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生4:书是人类的良药,帮助人们医治愚昧的顽疾。
2.生诵读句子,个别读,男女赛读。
3.想一想:下面的句子主要讲了什么?把他们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①读句子,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
②根据意思排列这几句话的顺序,使之形成一段完整、连贯的话。
生读句子,排列句子。
师:这段话按先分后总的顺序讲述了阅读和写作是什么。在排列这几句话时,我们可以采取“四读”法:
一读,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二读,在读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三读,边读边想这段话先写的是什么?接着写的是什么?最后写的是什么?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并找到相应的能够表现顺序的词。
四读,按照重新排列好的顺序,再完整地读一遍,进行检查和订正。
生整理汇报:
阅读是什么 是吸收。妤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 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师:阅读就是通过多读书,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词语积累;写作就是把我们内心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不仅锻炼思维能力,而且让别人更深入的了解我们。
我们认真读这段话可以发现,这段话介绍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一个是由外到内,一个是由内到外。它告诉我们,只有先吸取营养,脑子里的东西才会变得有价值。
4.书写提示。
(1)介绍书法家: 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2)欣赏作品。
(3)临摹毛笔字,需注意以下几点:
( 一)握笔姿势要正确:拇指按住笔管内侧,食指压住笔管外侧,与拇指对捏笔管,中指紧钩笔管左侧,无名指紧顶笔管右侧,与中指相对,小指自然靠拢无名指。
( 二)横画方起方收,劲直有力,起笔为方笔,收笔为圆笔;竖画垂直向下,首尾略重,中间行笔略轻;撇画与竖画写法基本相同;捺画由轻逐渐变重,行笔要直,收笔要平。
(三)临摹时不要看一眼写一笔,先要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仔细地端详原本的笔意,吃透要领,然后把一个字一气呵成。
书写指导:我们在写字的时候,用笔要刚劲有力,学习欧阳询在点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尽量把字写得平整端庄。
5.日积月累
学习《观书有感》两首诗。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朗读这两首诗。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0)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3)理解词语的意思。
(4)说说诗句的意思。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5)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其一:这首诗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比喻读书体会。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聪慧。
其二: 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
件12)
(6)学生读读背背。
(7)当堂测试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关于读书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个别读,齐读,赛读。
3.理解诗意: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4.佳句欣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来读,知道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还进行了写字指导,积累了古诗,可以说受益匪浅。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到这些知识与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其二,并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2.读一本好书。
3.临摹一幅软笔书法作品
七.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