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 气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在以认识“物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
1、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动手实验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合作探究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通过分析归纳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探究氧气与硫、碳、铁的反应,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 教具的准备一、教材分析氧气(四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二、学情分析 化学这门课刚开始不久,学生化学知识不足,实验操作技能欠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但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质疑释疑法: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辅助法:本课内容多,若安排不当,一节课难以完成任务。借助多媒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教法分析四、学法指导 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让学生单纯记忆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节课的学习就是采用演示实验、引导探索法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教法引导学法,以学法促进教法。[谜语]: 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游戏引入】设问: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氧气 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 五、教学过程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
(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会向鱼池里通入空气或氧气?
(4)如果条件改变氧气变为固态氧或液态氧有什么变化? 一、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不易溶于水
(4)有三态的变化结论:蓝色钢瓶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二、氧气的检验(1)碳与氧气反应 【现象】
1、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红)。2、放热 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CO2三、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问题讨论: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现象?和在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质产生?用什么实验验证的?(2)硫与氧气反应 【现象】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SO2SO2活动与探索:
1、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2、硫燃烧产生有害气体,为了减少或避免污染,应如何改进实验?
FeO2Fe3O4(3)铁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1、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放出大量热 3、生成黑色固体 活动与探索:
1、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
2、铁在空气中能否被点燃?操作注意事项:①火柴的作用: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引燃铁丝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3)铁与氧气反应 【讨论】 木炭、硫、铁丝等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了什么?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碳 + 氧气二氧化碳点燃硫 +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分 析讨论:上述反应有何共同特征?
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3、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化学反应 4、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一种物质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是:多变一。即A + B = AB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非基本反应类型)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化合反应:钠 + 氯气 氯化钠点燃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1234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前面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如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等。
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分 析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盘点收获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了解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可以支持燃烧,化学性质活泼。另外,我们通过具体反应的讨论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小结】 分层次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2、3、6.
2、你家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课题2 氧气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物理性质 密度略大于空气
不易溶于水
有三态变化
氧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学而不思则罔! 本课题有丰富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应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提出问题。只有肯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开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