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17: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1、 课标要求
1.本节探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是前两节的综合和深入,是后两节的理论基础,是本章的难点。
2.认同优生优育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是本章的难点之一。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很陌生,所以,本课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典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合作学习,鼓励大胆猜测,在教师的帮助或引导下,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重点难点。 通过回顾基因在亲子代中的传递特点,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将一对基因的一条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提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即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教材安排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目的是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基因有显性和隐性,基因的传递特点。在此基础上,出示几组有关人类特征的遗传、达尔文的婚姻悲剧等,使学生了解近亲之间携带某种隐性致病基因的机会比非近亲的机会高,近亲结婚后,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病的机会高,认同禁止近亲结婚。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孟德尔,并分析孟德尔选材的原因。
2.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并尝试通过书写遗传图解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3.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论的分析判断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4.举例分析近期结婚 的危害。
四、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难点
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五、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结合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卷舌与不卷舌性状的遗传,引导学生结合前节的内容分析信息中父母双方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顺势提出自带能否卷舌?由此营造氛围,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探索。
任务一:结合教材信息了解孟德尔,并认识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选材及原因
1.通过多媒体介绍孟德尔由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观察与思考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2.让学生结合第一节的内容举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相对性状,在分析孟德尔杂交实验选择了什么材料,并由合作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对孟德尔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对孟德尔实验选材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由简到繁的探究思路。
任务二:分析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利用孟德尔假设解释杂交过程所出现的现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环节设计如下:
1.研读教材,整体感知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1)明确孟德尔要研究什么问题? (豌豆高矮的相对性状的遗传)
(2)孟德尔是如何实施他的计划的?(用纯种的高豌豆和矮豌豆进行杂交,观察杂交一代、二代的性状表现。)
(3)经过实验,他发现了什么?(杂交一代都表现出高茎,而二代既表现高茎也表现矮茎,但高的个体比矮的个体多。)
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探究问题的前提是能发现问题。
2.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体验实验。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孟德尔的假设。
(1)子一代杂交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难道子一代中控制矮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子代吗?
(2)第二代种子长成的植株有高的,为什么也有矮的?为什么高的比矮的多得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子一代与子二代的现象,进而通过假设进行解释,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及教材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
任务三: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论的分析判断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1.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论总结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尝试通过书写遗传图解描述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设计意图:
1.通过对相对性状与基因关系的分析,明确本节基本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组合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遗传图解的书写使学生真正理解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并能应对任何情况。
拓展反思:
本环节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生活实例的能力,并通过问题三的分析引出下一任务------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1. 高翔同学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本人却是单眼皮,为此,他很困惑。你能帮他解释这一现象吗?若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出现单眼皮的几率是多少?(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2. A与a分别表示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基因。若亲代都有耳垂,其基因型均为Aa,试问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情况是怎样的?
3.假设父母均为正常,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若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出现单眼皮的几率是多少?(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对遗传规律的应用能力,同时引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任务四: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本环节主要通过了解达尔文不幸的婚姻问题,然后利用家系图谱解释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近亲关系。假设a为控制一种遗传病的隐性基因,让学生猜想她们的后代患病情况如何?使学生理解,亲缘关系越近,基因相似程度越大,如果结亲结婚,后代的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机率就大,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理解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
六、达标测试:
1.下列关于基因的显隐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目标三 )
A.成对的基因一定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C.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显性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2. 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 目标四 )
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有隐性基因控制的? D.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3. 下列符合孟德尔对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解释的是( 目标二 )
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②豌豆表现矮茎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而表现高茎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③基因组成是Dd的,d控制的性状表现时受D的影响,但向后代传递时不受D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4.下图为携带某一基因的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传递情况,请结合图解完成以下问题: (目标二、目标三)

(1)请将上面的图解补充完整,表示出基因和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2)如果A(显性基因)控制能卷舌,a(隐性基因)控制不能卷舌,那么,他们的孩子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__。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细胞里含有的a基因还能否传递给他的后代:__________。
(3)如果夫妇两人基因组成均为Aa,他们生出能卷舌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
七、存在的疑惑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不少同学在学习了孟德尔杂交实验后,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的遗传题都用同样的亲代组合进行解答,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应让学生真正理解遗传规律的实质。
在分析孟德尔假说时可否将高中阶段的性状分离实验拿来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