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17: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一、教学目标:?
(一)生命观念目标
1.通过自学、观看动画视频,明确人体能量的供给过程。
2.通过小组交流,明确维持人体体温恒定的重要性。
(二)理性思维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一、资料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
2.通过交流发热时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三)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探究能力。
2. 通过实验,明确食物热价的测量方法。
(四)社会责任目标
1.学会设计食谱,关注饮食健康。
2. 学会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关注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
说出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说出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准备:面包、常见体温计、实验视频、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俗语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饿了会感到浑身无力,饭后又重新充满了生机。食物能为人体提供什么? 思考教师的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食物与人体细胞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总结: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较长时间不吃饭,细胞内物质和能量就会供应不足。
二、新课教学:(一)、人体能量的供给过程 1、阅读课本P68,自主学习。2、[播放FLASH]:人体能量供给的过程。3、板书总结人体能量的供给过程。4、【思考】细胞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完成活动一。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表达。 思考回答: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能量。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理解人体能量的供给过程。2、将抽象的过程形象化,加深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3、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多个器官、系统协调工作的。 4、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二)、探究实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 1、实验准备:(1)、取一只锥形瓶,注入30ml清水。(2)、用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堵住瓶口,固定在三脚架上。(3)、用酒精灯点燃花生种子,将刚刚点燃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 2、播放兴趣小组提前录制的实验视频。 3、思考:为什么水的温度会升高? 完成活动二: 记录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明确食物热价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食物热价的概念 【讲述】 1、1克食物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热量——食物的热价。2、据测定,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都是17.15kJ/g,脂肪的热价是38.91 kJ/g。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70%来源于糖类。脂肪: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蛋白质:必要时也可提供能量。【思考】脂肪的热价最高,为什么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源于糖类? 学生质疑和思考。 理解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顺序。
(三)、资料一:常见食物的热价 资料二:人每天所需的能量 思考:猪肉和大白菜哪个热价高?展示资料一中的表格。 资料二:人在一天中所需的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总结:1、各种食物由于 成分不同,热价也不同。 2、人在一天中所需的能量与年龄、性别、身材大小及从事的劳动强度有关。 提高分析资料的能力。
活动三:阅读课本第69页资料一、二,回答下面的问题:1、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2500kJ。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g蛋白质、600g糖和200g脂肪。列出这名男子每天摄入能量的算式?1个月后,这名男子的体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为家人设计 “一日食谱”时,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完成活动三:100×17.15 +600×17.15 +200×38.91 =19787kJ由于吸收的能量远大于消耗的能量,所以剩余的能量将贮存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学生思考。 1、提高运用数据的能力。2、列出算式,节省时间,激发思维。 3、情感教育:合理饮食,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
(四)、体温测量 1、展示温度计2、学会使用额温计测量体温。 总结: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3、表格展示其他测量部位(腋窝、口腔、直肠)的体温。总结:(1)人体的不同部位,体温是不同的。 (2)直肠温度最高,最接近人体的实际体温。(3)人体体温是相对稳定的。 选一个小组长测量小组其他成员额头的温度,并汇报。 明确体温概念(人体内部的温度)。 额温计操作简单、迅速。 提高学生分析表格中数据的能力。
(五)、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1、【交流】说说发热时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总结】(1)、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2)、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加快,身体抵抗力增强,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复身体健康。)2、播放人体体温调节的视频。 小组完成活动四。 学生总结: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 学生观看视频。 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 情感教育: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关注自己和他人健康。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收获。 完成活动五。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四、课堂检测 1、人体所需能量的70%是由下列一种物质提供 的。这种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2、下列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最接近人体的实际 体温的是( )。 A.腋窝 B.口腔 C.直肠 D.足底 3、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1)人体产生的能量全部用于各种生命活动。(2)体温是指人体体表的温度。(3)“发热”是一种病理反应,它影响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人体百弊而无一利。 学生抢答。 反馈课堂教学情况。

八、板书设计: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应 人体能量的供给过程 二、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