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一中2010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题(理科)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卷的答题栏中。)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D.人文发展的指标
4.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平衡
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
5.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6.有关东部经济地带具有的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集中了我国四大最具实力的工业区
B.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C.出口额和直接利用外资额均占全国4/5以上
D.分布了全国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7.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发展的产业是
①资金密集型 ②资源密集型 ③技术密集型 ④劳动密集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8-10题
8.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9.“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
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10.“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带动主干道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1~13题。
1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 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14.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15.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6.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18.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B.梯级开发
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读图,回答19~21题。
19.B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
A.3月、4月 B.7月、8月
C.12月、次年1月 D.9月、10月
20.A、B两区农业生产活动不同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市场
21.鲁尔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其原因是
A.荷兰海边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B.荷兰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荷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22.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拓展交通,完美交通网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
2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24.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25.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C.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D.GIS技术可分析.处理GP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27.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哪5个部分
A.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应用模型
B.电脑、软件、数据、人员、应用模型
C.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机、应用模型
D.硬件、软件、数据、文字、应用模型
28.遥感影像能够被判读的基础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不同 B.不同地物的颜色不同
C.不同地物的体积不同 D.不同地物的位置不同
29.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定位系统只能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不能确定其高程
B.全球定位系统由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即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
C.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但是受地形.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D.目前GPS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
30.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
①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 ②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③用数字统一处理地球上的所有问题 ④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宇宙的信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①地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
(2)②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土地盐渍化比较严重的原因。
(4)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3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印刷工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越美国东北部,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印刷工业和造纸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珠江三角洲印刷工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珠江三角洲丰富的造纸原料主要有 、
可实现农产品和加工业的废物利用。
(3)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早建立经济特区的地方,有利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31、总分20分
(1)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4分,每个要点2分)
(2)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2分)
(3)(4分,每个要点2分)
①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②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
(4)(10分,每个要点2分)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建立防护林 ③节约合理用水
④合理放牧、轮牧 ⑤禁止樵采、乱挖 ⑥生态移民
32、总分20分
(1)(8分,每个要点2分)
经济发展快,市场需求大;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交通便利;
造纸的原料丰富。
(2)农作物秸秆;甘蔗渣 (4分,每个要点2分)
(3)(8分,每个要点2分)
临近港澳、东南亚;
交通便利;
历史因素(侨乡);
农业发达;
政策条件好;
劳动力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