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承接前面《人体的血液循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为下节《人体能量的供给》奠定基础。
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本节课中,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知道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并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了呼吸运动的相关知识。“气体交换”这部分内容抽象,教材先采用概念获得的模式,通过分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变化,引导学生探究肺泡中的气体交换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得出相关结论。简单描述二氧化碳气体及氧气以扩散形式交换,以课文描述并辅以示意图的方式说明气体交换的全过程,侧重于肺泡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 ,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生物学知识,在学习生物学上已有一定的方法,已具备了人体内血液循环和物质运输及呼吸系统组成的知识。根据七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其已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科学探究,初步将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2、概述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3、描述呼吸的全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探究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
2、深化生物体是有机统一整体的认识 。
五、教学重点:
1、概述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2、概述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3、描述呼吸的全过程;
六、教学难点:
1、说明气体扩散的原理
2、概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深化生物体是有机统一整体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
3、上课PPT课件及探究实验器具、化学药品。
八、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探究活动、多种媒体演示、启发互动、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达成学习目标。
九、课时:1课时
十、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播放视频,思考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什么情况死亡?? 观看思考: 平板出示投票活动。 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实验方法 :在甲、乙两个试管里量取等量的澄清石灰水;1、通过液面上导管对试管内吸气,观察澄清石灰水变化 2、通过液面下导管对试管内吹气,观察澄清石灰水变结论延伸 ,分析表格 按气体体积百分比计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实验方案,提出改进意见。请2位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为同学们展示探究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得出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教师为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提供适时的帮助,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提出问题:为什么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这样的变化? 关注教材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反应,了解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使学生对气体变化有更直观的认识。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三)自主学习1、教师利用ppt展示问题及任务:1、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2、这两个过程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学生自主学习书本64页最后一段至65页,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问。 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开展讨论与交流。 教师给出问题及任务,引导学生自学习及交流。 在已激起学生求知欲,是最佳的学习时段,教师展示问题由浅入深,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出方向。
(四)气体扩散原理 1、喷洒香水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遵循着气体扩散的原理。 闻到香气的同学举手 前面的同学先举手,越往后的同学举手越迟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并理解气体扩散是从浓度高到浓度低。可以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可以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原理。
(五)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利用动画视频对发生在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1)引导学生巩固肺泡处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 (2)肺泡与血液相比,哪里氧气浓度高?哪里二氧化碳浓度高? (3)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扩散的方向怎样的? 2利用动画视频对发生在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1)血液与组织细胞相比,哪里氧气浓度高?哪里二氧化碳浓度高? (3)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扩散的方向怎样的? 学生根据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参与互动交流。 教师的精讲点拨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完善概念的构建。 引导学生巩固肺泡处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引导学生思考组织细胞处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联系已有呼吸作用知识进而解释,对已有知识加以利用。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为下节内容学习奠定基础。
(六)呼吸全过程(1)构建呼吸全过程。 (2)意义:供能 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呼吸包括的四个过程。 回忆:学习过的细胞中线粒体功能。在线粒体中,O2与有机物发生作用,产生了CO2,同时释放了大量能量。 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需要。 教师利用多媒体构建人呼吸全部过程模型。提出问题: (1)O2到达人体组织细胞干什么呢? (2)产生的能量干什么呢? 得出呼吸全过程包学生更加理性认识呼吸的全过程的整体性、连续性,深化生物体是有机统一整体的认识。 气体交换的意义。
(七)课堂小结 1、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2、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引导及时点评。 结课
十一、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一、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氧气 氧气
(1)交换过程:?肺泡血液??血液??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2)交换结果:????????????????????
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前,我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主动性强,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抽象的东西认知上有一定困难。他们在前面的学习内容掌握的较好,在学习《血液和血型》时,已获得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的知识。通过《人体血液循环》的学习,已知道了体循环和肺循环,对血液与组织细胞,血液与肺部进行的物质交换有了初步认知。通过《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学习,知道了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并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了呼吸运动的相关知识。鉴于此,本节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结合动画视频变抽象为直观。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