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诗情画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诗情画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17 21:1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 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课题:第9课 诗情画意??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是诗与画的融合。本课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学形象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诗与画相联系,可以使绘画富有诗意,更好的抒发情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也可以使诗意与画境相结合,丰富诗的意境。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创造诗的表象“身临其境”,进而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达到诗画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
师:这几天早晨,老师经过咱们班时总听到同学们在读诗,你们很喜欢诗吗?
(生——对)
师:那太好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为诗来配上一幅画。
板书课题——诗情画意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蛙声十里出山泉》
? ??同学们现在看到的这幅作品是齐白石老人一生最有名的的一幅画————《蛙声十里出山泉》 , 老舍先生一辈子喜欢齐白石老人的作品,一天,老舍选了四句诗句,向齐老求画。老人很快的完成了前三幅,可是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时却被难住了,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灵感,拿起笔来一挥而就:画面上淡淡地抹了几座远山,一股急流从山间乱石中泻出,流水中浮动着几只蝌蚪.咦,画面上根本没有蛙啊?这是怎么回事?
?(生——画面上虽然没有蛙,但从浮游在急流中的几只蝌蚪。人们自然地联想到十里以外的蛙声.…)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诗情画意的联系,感受画家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我们再来做一个连线小游戏《看诗猜画》:
?要找出诗中的关键词情景,再到画中找出诗中的主体,和相适宜的景物。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
?3、看书:书中的诗配画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的在诗情画意中发现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
?4、出示:李白《静夜思》
?(1)分析诗意:
? ? 师:《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流传非常广泛,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表达出了浓浓的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谁来说说这首诗的诗意?
(生——坐在井台[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理解《静夜思》的诗意,体会诗的境界】
?(2)分析步骤:
?选诗-----构思------构图------描绘------文字
【了解从诗到画的过程】
?(3)教师示范《静夜思》画法:
第一步:选诗
第二步:构思,画个窗户,窗户中一轮明月窗台边站着一个人抬头看着明月。
第三步:构图,先确定人物李白的位置,画面右侧,窗户和窗中的一环轮明月以及落地窗帘在李白身后画面左侧的位置。
第四步:描绘,李白身着白色长衫,表情是淡淡的忧愁,头微微扬起看着天上的月亮,(也可设计为低头))手背在身后反映出人物的内心的思乡之情。窗户是古代木榄窗,落地窗帘。
第五步:在空处写上《静夜思》的诗。
【突破教学重难点,掌握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的方法】
5、分析学生优秀作品:
?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你觉得还有什么不足吗?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6、组织学生交流:
?(1)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
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提出作业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熟悉并喜欢的一首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谁画的画更符合诗意?
四、学生绘画: 学生绘画,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五、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利用多种方式评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课堂延伸: 可以尝试在各种材料上表现诗配画。
蛋壳、扇子、葫芦
【激发课后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各种材料上表现诗情画意,创造出美的作品,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
板书设计
第9课 诗情画意
绘画方法步骤
选诗
构思 学生作品展示区
构图
描绘
文字
教学反思
首先指导学生欣赏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通过猜测画家的画中没有青蛙的原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学生对诗配画的的兴趣,接下来通过做《看画找诗》小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与画的关系,紧接着进入看书环节,让学生在书中选一幅诗配画作品讲一讲自己对诗的情和画的意的理解。这后两个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感悟,得出结论。经过引导学习,这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诗情画意的关系了,我采用李白《静夜思》来示范具体画法,设计这一环节的意途有二,第一,我认为一节美术课,老师都应当展示一下自己的技能,这是必要的。第二、虽然已经欣赏分析了很多诗配画,但是如果教师不示范,还是会有很多孩子们会在作业环节觉得无从下手,看了我的范例,孩子们会觉得:“噢,原来这样也可以。”他们就会找到入手点。在掌握方法之后,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在反复读,领会的基础上,想一想该怎样给它配一幅的画? 又该怎么配呢?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在悠扬典雅的古筝曲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创作。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时,让大家猜一猜,每幅作品表现的是哪一首诗,再请看的同学谈谈对画的感觉,再让作者说说自己画得精彩或得意之处。这一互动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大胆展现了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环节我发现了一些没有上台展示作品的同学,原因是画得有些慢了,没画完,有的是画画速度慢,有也几个是因为不知道怎样画风景而没画完,我觉得因该在示范环节再多展示几幅事先创作好的各种类型的诗配画作品,尽量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