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化学 3.1.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上化学 3.1.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8 15: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知道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并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加以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以探究活动为主线,运用观察、识图等获取信息,并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新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逐步提高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建立物质无限可分观点.。
二、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及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等量关系的推导。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让学生逐步构建原子结构模型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熟记1——18号元素名称及符号。
复习旧知识
练 习 在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发生分裂的是______分子,没有分裂的是_____原子和 ______ 原子。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中 ______ 可以再分,而_______不能再分,因此____ 是 ____ 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引入新课 通过播放原子弹爆炸慢镜头回放视频导入新课
新授过程
1. 原子的构成
1)汤姆生发现电子

2)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课件展示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卢瑟福实验中的三个现象。
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一起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真实原因。
得出结论 所有原子内部都有一个体积比原子小的多,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的原子核。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P67
通过对原子核、电子的带电情况的了解,分析原子不带电的原因得出: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指导阅读 P67-68“原子核有什么?”
通过对原子核的带电情况分析得出:
质子数=核电荷数
过 度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那么电子在核外
一个很大的空间区域内围绕着原子核怎样运动的呢?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学生练习 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或选择几个画)
课件展示 核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或布置回家作业
板书计划
1.原子的构成:
(电中性)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原子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