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章综合复习一
学习目标:(1)对第一节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微粒的性质及应用,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及相对分子质量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重点: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会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建立知识体系
学法指导:归纳总结、强化训练。
【课前预习】:
1.分子的性质
① ② ③ ④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 ,变成了??????????????? 。
所以,????????????????????????????? 最小粒子。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原子是 ,是化学反应中 的粒子。
4.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开形成 , 重新组合成新的 ,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5.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
6.原子核由 和 两种粒子构成。质子带 电,中子 带电。
7.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 值。
8.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五个要素:圆圈表示????? 、圆圈内+表示?????? 、圆圈内数字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
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10.离子是 ?? ,带正电荷的叫??????? ,带负电荷的叫?????? 。
1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和 。如水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限时练习】:
15.(北京市)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碘分子质量变大 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 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16.(大连市)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它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值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2.(泰安市)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 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3.(莱芜市)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4.(泸州市)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25 B.30 C.55 D.80
5.(南京市)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C60
6.(达州市)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
C、镉是金属元素 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
8.已知资料获悉,目前人工合成的最重原子是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是293,该原子里的电子数比中子数少(???) A.?57??????????B.75?????????C.118???????D.185
9.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 (5)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7)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
(8)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9)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
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1)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
?A、 (1)(3)(5)? B、 (2)(4)(6)(8)?? ? C、 (2)(5)? D、 (1)(5)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分子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2.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 氧离子 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 水原子 C. 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8. 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水被电解 D. 水汽化
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0.(湘潭市)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11.(福州市)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A.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 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
12.(雅安市)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现 象
解 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13.(黄冈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 C.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14.(黄石市)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 )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2、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不能确定的是(? ?)
A. 元素种类??? B. 质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 D. 电子层数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 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D. 属于金属元素
4. 某粒子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一定是( ??)
A. 原子 B. 分子 C. 阳离子 D. 阴离子
5.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
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核电荷数为12
核外有3个电子层
带12个单位正电荷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7.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B.该粒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8
C.该粒子不显电性 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8.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 ,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
9.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3、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水泥厂拿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用8.00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分5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 验 次 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00
m
2.00
1.20
1.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l)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3)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第2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