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文档属性

名称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3-01 11: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力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读图说出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初步掌握使用亚洲地形图和有关资料;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通过阅读资料,学会分析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以及经济与发展造成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观察、读图分析、讨论、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初步学会区域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自豪感;通过参与观察、读图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对人口问题的分析,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2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3、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
1、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亚洲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抢答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最高点在哪吗 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 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第一节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一个地区呢?
(情境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一下你家庭住址吗?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①你家的详细地址,门牌号码(绝对位置)?②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相对位置)③你家的廓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副板书)在哪里?——地理位置。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庭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校园;亚洲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一)面积最大的大洲。(完成P.3活动1.3题)
1、读地图册P.6“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位置。9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P.2图7.1“亚洲行政区划图”,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教师利用“亚洲”挂图或投影图7.1“亚洲行政区划图”指图进行确认)
副板书:①最北:81°N;最南11°3′S;②最东:169°40′W;最西26°3′E。
3、读图P7.1和7.2,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略
(启发引导)(1)计算:
A、 跨纬度数(约92度,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A、 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约(10120千米)
A、 跨经度娄:(约164度,大部分在东半球)
A、 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1)、读图7.2“各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是大洋洲面积的多少倍?(4.8倍)
(板书:)一、面积最大的大洲
1、 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1、 东西距离最大
1、 面积最大(4400千米2 )
(活动二)亚洲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亚洲分区。(完成P.3活动2题)
1、 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
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1、 读地图册P7.2“亚洲地形”图,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架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过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3、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6个区域
读P.9图7.15“亚洲分区图”,结合P.2图P.1“亚洲行政区划图”回答问题:
1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属于亚洲哪个地理分区?(东南亚)
1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哪个地理分区?(南亚)
1 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西亚)
1 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俄罗斯)
1 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中亚)
1 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凶手哪些国家?
(承转)老师去家访,在确认了同学的家庭住址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了,首先家里有什么呢?比如家里有几间房,院里有几口井,门前有几棵树——这叫自然情况;而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工作,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如何——这叫人文情况。
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也通常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从这首歌曲里,你听到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 
(副板书:)有什么?——地形、河流。(就先先说地形和河流)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活动三)结合读图7.3和P.4文字内容,全班分成两大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奖经过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在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 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由西往东旅行。(前后左右同学组成小组“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书记员记录所经区的特征)
1、 每小组学生派代表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形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提问)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课件)亚洲地形图(点击鼠标,把北纬30度用红色标出来)
(教师)如果我们沿北纬30度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通过观察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以加深其印象)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
(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四周)
(计算)P.5活动2,在图7.3亚洲地形力中工、找出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海拔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之巅”8844米,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两地海拔高度相差9244米,由此可见亚洲地势在世界各大洲中起伏是最大的)(板书:)
二、地形复杂多样
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
2、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海洋
3、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
(活动三)以4人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5活动题。(在学生活动前先让学生懂得怎样在地形图中找出山脉及准确判断山脉的走向。小技巧:看山脉整体延伸的方向,其走向就是山脉两头所指方向组合而成,如天山山脉一头指向大致指向西方向,另一头大致指向东方向,因此,天山山脉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全课小结)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渐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