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呈、雕”等7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难点:
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图片:清晨 太阳 云彩 雨滴 夜空 大地四季景色等,也可以是一些视频。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留心过大自然吗?每天早上我们上学,有可能是晴天,有可能是雨天。晴天与下雨天的云彩有什么变化?晚上,当我们回到家中,夜空又是怎么样的?师:(课件展示图片)看这些图片,不知道大家都见过这些景象呢?
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发现,我们这个世界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奇妙世界。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彼得·西摩一起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板书:我们奇妙的世界)
二、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看看拼音或查字典,注意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熟悉的词语请圈画出来。
2.课件出示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认读词语,在课文中画出来:
蔚蓝 呈现 雕饰 映射 余晖 变幻 诱人
圆润 光芒 刀剑 普通 模型 领略 闪耀
生字:呈 幻 诱 润 芒 冰 剑 普 通 模 型
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①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②作者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并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教师提示:①按从早到晚的顺序 ②早晚晴雨的变化,四季的变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结构。
读第1-8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说“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问题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再总结)
2.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读第二~第八段,了解天空中一天四时晴雨、云彩的变化。让学生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思考:①天空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宝藏?画出关键词。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
师:日出日落,阴晴云雨,大家喜欢这些“宝藏”吗?
师:(提问)这几个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请多读一读,想象作者是怎样把它们写生动、写具体的。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天空的,天空的颜色由刚开始的粉红色变成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云彩在天空中呈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就会下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落日的余晖会不时变幻颜色。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展现出了天空的奇妙。
3.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9-16自然段。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大地。春天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土地上生长的水果有着各种诱人的颜色。一年中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象,夏日里大树的浓荫,秋天是金色的,秋风吹起时树枝颤动,树叶飘落;冬天则是冰天雪地。
思考:①自己有观察到这些现象吗?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大地的奇妙?
师:读课文的时候,注意那些带有颜色的词语,水果的颜色,鲜红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其它水果的颜色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桃子、西瓜、菠萝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季节的色彩描写也要注意,比如夏天里绿荫,秋天金黄色的光辉,冬天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下落下的小水滴好像珍珠,珍珠一般是白色的。大家有注意到季节的颜色吗?还可以怎么描述?
4.指名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提问)从最后两段,你明白了什么呢?
师:(提示)最后两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呼应开头。首尾照应的写法,加深了我们对文章主旨的印象。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的美。
①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②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地蜡烛在发光。
③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下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下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二、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师:这个世界有无穷无尽的奇妙的事物,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就能发现这世界存在的奇妙。
1.课件出示各种形状的卵石图片,各种颜色羽毛的图片以及小船模型图片。(还可以是相关小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它们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生动地把它们的形状描述出来。
2.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点名几位学生回答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并回答这一课开头的问题,怎样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
师:无论是天空还是大地,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们的变化产生了一天早晚和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让世界显得生机勃勃,同时,这些景象本身,以这些丰富的变化吸引着我们。我们用朝阳比喻着生机,看到晚霞则唤起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回忆。春雨滋润着万物,而秋雨则让我们感受到一丝萧瑟。晴朗天空中的云彩看上去辽阔缥缈,而当看到乌云,我们则会知道大雨将来临。春天,我们播种希望;夏天,代表着蓬勃地成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则让我们感受到宁静,纯洁。这些都是大自然生命力的表现!
三、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总结:学完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会发现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奇妙的事物。只要有一颗会发现,善于观察的心,就能发现很多奇妙的事物。一天之中有太阳、云彩的变化,一年之中有四季的变化。这些变化之中孕育出了各色的风景,大家觉得好看吗?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文中所写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板书设计】
天空:早晚 云彩 晴雨
这个奇妙的世界
大地:果树 四季(春夏秋冬)
【教学反思】
《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们周围的世界里的一些景象。这些景象其实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这一课也在一个方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课文中有很多关于色彩的描写,上课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色彩描写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好处,并能自己用这些词语仿写一些句子。课文层次分明,第一段总领全文,第二~第八段写的是天空的变化,从早到晚,从晴天到雨天云彩的变化。这几段主要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上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这些比喻句的妙处。课文第九到第十六自然段讲述的是大地,大地上的植物,果树,四季,动物(蝴蝶和鸟儿),这一部分也运用大量关于颜色的词语,有些句子十分优美,比如:“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下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下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要让学生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既能感受到季节变化的美,又能感受到句子语言的美。最后两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将全文有机的统一起来,深化了主旨。在上课的时候结合课件展示,让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能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