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团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赵州桥的美。
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师: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古代建筑呢?(鼓励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古代建筑与桥梁有关,它是一座桥。这座桥,它没有万里长城恢弘气势,也没有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但它却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大奇迹,因为它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就是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二、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朗读,不会读的字自己查字典或同桌交流学习。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强调多音字“爪”的读音。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学生完成描红书写。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小组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当中了解到赵州桥的哪些内容?
3.出示课文的范读录音,学生跟读,读完之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赵州桥,知道了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去了解赵州桥,了解它闻名世界的原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赵州桥的“古老”。
1.读第1自然段,找出表现赵州桥古老的词语。(板书 :一千四百多年)
2.想一想,第一自然段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
1.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指名回答)
2.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出了赵州桥的雄伟?(课件展示板书:长、宽、横跨)
3.本段中表现赵州桥坚固的重点词句是?(板书:没有桥墩)
4.课件展示赵州桥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桥墩。
5.这四个桥洞有什么作用?
6.读句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结合本段内容思考:“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指什么样的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鼓励学生踊跃回答)
三、感受赵州桥的“美观”。
1.齐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指名回答)
2.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这种句子叫做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里?(精美的图案)
4.雕刻着什么样的图案?(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5.这一段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吗?(排比句)
6.读第4自然段,结合全文,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四、拓展延伸
课外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组了解了哪些传统文化。了解了多少?收集了多少?打算怎样展示你们的成果?
【课文小结】
通过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三个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赵州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和歌颂。
【板书设计】
11赵州桥
(世界闻名)
悠久 雄伟 坚固 美观
1400多年 长 、宽 没有桥墩 图案精美
宝贵遗产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从三点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在理解课文时,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说说对"创举"的理解。然后联系上下文中对赵州桥的描写。"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课文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刻画得非常细腻,描写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生动活泼,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读出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