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难点: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耕”是后鼻音,“释”是翘舌音。
“株”的右边是“朱”,不要写成“未”;“耕”的左边有三横,不要少写。
4.教师范读,并指名朗读,解决难读语句。
三、了解文章内容。
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
2.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尝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
四、学习课文内容,突破难点。
1.课文写的是谁的故事?(一个宋国种田的人)
2.理解“走”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跑”,与我们现在常说的意思不一样。
3.这个宋国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因为他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就不想再付出劳动了)
4.故事的最后,这个宋国人为什么会“身为宋国笑”?(因为农夫只想着不劳而获,守着树桩等着兔子送上门,这种愚蠢而又贪婪的想法引人发笑,所以会被笑话。)
5.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做事不能想着不劳而获,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要靠劳动和付出获得最真实的汗水,这样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一听。
【课文小结】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代宋国有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守在树桩旁边,期待着再捡到兔子,结果不但没捡到野兔,田里的庄稼也全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文言文,小故事大道理是寓言故事的特点。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读为本,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悟出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体会寓意,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