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强化1:八上期末复习小专题之浮力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强化1:八上期末复习小专题之浮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17 19:35:28

文档简介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s://www.21cnjy.com/space.php?uid=5367292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s://book.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A
C
A
C
D
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四、解答题(22题6分,23题8分,24题4分,共18分。)
22.(1)小; (2)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0.24N;
(3)改用热胀冷缩更明显的液体,或选用弹性更好更细的金属链条。
23.(1)由F浮=ρ水gV排得:则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V排=2×10﹣4m3,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67m;
(2)当杯子下沉的深度为0.15米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0×10﹣4m2×0.15m=4.5N,即:F=F浮′﹣F浮=4.5N﹣2N=2.5N,则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mmax=0.25kg
答:(1)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67米.
(2)此时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0.25kg.
24. 设冰浸在水中的体积为V下,根据F浮=G冰,
即ρ海水gV下=ρ冰g(V下+2000m3),则V下="18000"m3,
所以V冰="18000"m3+2000m3="20000"m3
期末强化1:八上期末复习小专题之浮力
(满分100分钟,完成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是图中的(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2.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则(  )
A.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 B.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C.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D.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
3.小明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杯盐水中,盐水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鸡蛋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F甲>F乙 B.ρ甲<ρ乙 F甲<F乙 C.ρ甲>ρ乙 F甲=F乙 D.ρ甲<ρ乙 F甲=F乙
4.把密度为0.6×103 kg/m3、重为12 N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 )
A.漂浮,F浮>12 N B.漂浮,F浮=12 N C.沉底,F浮<12 N D.沉底,F浮=12 N
5.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g=10N/kg)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 B.小球所受浮力一定等于1N
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6.潜艇在海上正常航行时,突然遭遇海水密度变化,会引发潜艇“掉深”,即突然快速向海底沉降。造成潜艇沉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增大 B.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增大
C.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减小 D.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减小
7.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球<F碗 B.F球>F碗 C.F球=F碗 D.F球≥F碗
8.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5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从t2时刻开始金属块就慢慢离开水面了
9.如图所示,将长方体木块从甲图那样直立浮在水面上变为图乙那样横浮在水面上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和木块底面受到水的压力的变化分别是(  )
A.变大,变大 B.变小,变小 C.不变,变小 D.不变,不变
10.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无糖可乐漂浮,普通可乐沉入水底,则质量较大的是 ,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
1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中盛有120cm3的水,当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金属块完全浸入量筒里的水中后,量筒的水面上升到170cm3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所受浮力为   N。
13.在酒精的液面上漂浮着一个小木块,现在往酒精中加入一些纯净水,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      G(填“>”、“<”或“=”)。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5.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16.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 G(填“>”、“<”或“=”)。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7.“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_______(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2
18.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乙>ρ丙 C. ρ甲=ρ乙=ρ丙
其中   球(选填“甲”“乙”“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9.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者
实验
序号
物体重G(N)
浸入水中深度h(cm)
弹簧称读数F(N)
浮力大小F浮(N)
小科
1
4.8
2.0
4.2
2
4.0
3.6
3
6.0
3.0
小思
4
4.8
3.0
3.6
5
4.0
3.2
6
5.0
2.8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 ,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
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20.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以下问题.
(1)分析图甲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N;
(2)分析图中第甲图到第丁图,说明浮力大小与    有关;
(3)分析图中丁,戊,说明浮力大小与    有关;
(4)实验中,另一小组同学做出了弹簧秤A的拉力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从图乙中可知,当物体所处深度为8cm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21.小雨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重力;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 (2)在B步骤中对溢水杯中的水量有何要求? 。 (3)将橡皮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使其逐渐浸入水中直至完全浸没,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 (4)若A、C、D三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漏掉的实验操作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那么当满足 关系式时(用字母表达式表示),阿基米德原理就得到了验证。
四、解答题((22题6分,23题8分,24题4分,共18分。))
22.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 。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g取10N/kg)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
23.“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取10N/kg)求:
(1)此时杯子进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2)此时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24.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如图所示)。若有一座冰山其露出海面的体积是2000m3,那么这座冰山的总体积为多少?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已知:g取10N/kg 海水的密度取ρ海水=1×103㎏/m3冰的密度ρ冰=0.9×103㎏/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