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寻 道 图 强
——俄国的改革之路
“俄国之父”
——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
俄国的扩张
至20世纪初,2200万平方公里
地跨欧亚
时间:16—-19世纪
空间:
欧洲内陆小国 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探讨19世纪中叶俄国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
矛盾和问题 我的解决之道
政治
经济
思想
军事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 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 生活贫困不堪。
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
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经济上:农奴制成为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严重障碍(改革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19世纪中期俄工业缓慢发展原因和表现及其可能的对策。
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公里) 制 度
俄国 71 26(1860年) 1606(1860年)
英国 323 385(1850年) 14603
法国 150 9160
农奴制从哪些方面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自由劳动力---
市场-----
原料-----
资金-----
技术-----
缺乏
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
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
缺乏充足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
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
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 “ 十二月党人 ” 。主张废除农奴制,建立共和国。
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
19世纪上半期俄国思想界对农奴制的
态度如何?有何表现?
赫尔岑
青年时代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从此投身于推翻农奴制度的革命宣传活动。1847年他被迫流亡西欧,1852年移居伦敦。次年他在伦敦创办“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开始出版一种革命的杂志《北极星》,表示他决心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赫尔岑的主要功绩在于唤醒了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新一代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群体——新思潮的涌动
[新思潮的涌动]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
[新思潮的涌动]
19世纪20-70年代,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成为俄国思想解放的主题,十二月党人贵族革命家、革命民主主义者、民粹派知识分子充当了这一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涅克拉索夫:
《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思想上: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新思潮
克里米亚战争
1、时间:
2、目的:
3、经过:
4、结果: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
二世的观点。(5分)
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思考: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的一场绝望的搏斗?这场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引发了哪些结果?
(1)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落后使俄国全无获胜的希望。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落后的根源又在于腐朽的农奴制。
(3)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社会危机。
1855年2月18日午夜,尼古拉一世命令给莫斯科、基辅和华沙分别发去如下文字的电报:“皇帝正在死去,并向所有的人道永别。”
沙皇尼古拉一世承受不了沉重打击服毒自杀了!
农奴制
经济
思想
阶级矛盾激化
克里米亚战败
新思潮涌动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军事
政治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年轻时广泛出游,到过欧洲,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自幼接受过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农奴制问题,并释放过一批农奴。 1855年开始执政。克里米亚战争后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开始着手进行改革。
5 、亚历山大二世的执政和强烈的改革意识使改革成为可能。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
探讨第二问题:俄国农奴制度是怎样废除的?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想法:
这两句话说明这次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直接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
1818.4.17~1881.3.13
1855~1881在位
尼古拉一世的长子
材料三 2005年,莫斯科人民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塑像,并举行了隆重的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揭幕仪式。市长卢日科夫做了重要的讲话…….
材料一 “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护秩序的君主,把4000万农奴变成4000万人的真正的基督徒。”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来自西方的评价
材料二 “这是一个残酷的暴君,是一个十足的欺骗者”,亚历山大二世是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并最终遇刺身亡。
——《自上而下的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
问:你认为他的讲话中会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呢?
“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卢日科夫市长
农民这样地(高价赎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结合这段话,从课本中梳理出要点,填写下列表格。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有条件)
设立村社,负责控制农民
“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和影响
具体内容
政治
经济
组织
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法令
1861年2月19日法令共17个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861年2月19日宣言》《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赎买其宅园地及政府协助这些农民把耕地购为私有的法令》《关于省和县处理农民事务的机构的法令》《关于安顿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家奴的法令》。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解决不同地区土地关系的《地方法令》,关于各种农奴工人的《补充法令》等。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是一系列法令中根本的法令。它涉及到农民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在人身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办和经营工厂以及各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根据这些规定,农民获得了“人”的权利。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了。
在财产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不动产有两种:一种是宅园地,农民可以赎买;另一种是耕地及其他土地(牧场、森林等),地主在保留对这些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作为份地分给农民使用。份地数额不等,非黑土地带,最高数额为3~7俄亩,最低为1~2.33俄亩;黑土地带,最高者为2.75~6俄亩,最低为2,200平方沙绳至2俄亩;草原地带根据各省农作物性质来定。农民可将份地赎买为私产,但须向地主缴纳大大超过土地价格的赎金。同时法令还规定,如果现有份地超过最高数额时,地主有权割去超过部分。据统计,在非黑土地带,割地占改革前农民使用土地的9.9%,而黑土地带21省则26.2%。
不仅如此,农民赎买份地之前,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交纳货币代役租和工役租。这样的农民称临时义务农。农民在征得地主同意,将份地赎为私产时,才终止临时义务,成为自主农。
——摘自徐云霞《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农奴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
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农奴解放时
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探讨第二问题:俄国农奴制度是怎样废除的?
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法令
1861年2月19日法令共17个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861年2月19日宣言》《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赎买其宅园地及政府协助这些农民把耕地购为私有的法令》《关于省和县处理农民事务的机构的法令》《关于安顿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家奴的法令》。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解决不同地区土地关系的《地方法令》,关于各种农奴工人的《补充法令》等。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是一系列法令中根本的法令。它涉及到农民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在人身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办和经营工厂以及各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根据这些规定,农民获得了“人”的权利。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了。
在财产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不动产有两种:一种是宅园地,农民可以赎买;另一种是耕地及其他土地(牧场、森林等),地主在保留对这些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作为份地分给农民使用。份地数额不等,非黑土地带,最高数额为3~7俄亩,最低为1~2.33俄亩;黑土地带,最高者为2.75~6俄亩,最低为2,200平方沙绳至2俄亩;草原地带根据各省农作物性质来定。农民可将份地赎买为私产,但须向地主缴纳大大超过土地价格的赎金。同时法令还规定,如果现有份地超过最高数额时,地主有权割去超过部分。据统计,在非黑土地带,割地占改革前农民使用土地的9.9%,而黑土地带21省则26.2%。
不仅如此,农民赎买份地之前,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交纳货币代役租和工役租。这样的农民称临时义务农。农民在征得地主同意,将份地赎为私产时,才终止临时义务,成为自主农。
——摘自徐云霞《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农奴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
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农奴解放时
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探讨第三问题:农奴制的废除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这次改革的性质是由沙皇和农奴主共同主持下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法令
1861年2月19日法令共17个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861年2月19日宣言》《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赎买其宅园地及政府协助这些农民把耕地购为私有的法令》《关于省和县处理农民事务的机构的法令》《关于安顿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家奴的法令》。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解决不同地区土地关系的《地方法令》,关于各种农奴工人的《补充法令》等。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是一系列法令中根本的法令。它涉及到农民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在人身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办和经营工厂以及各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根据这些规定,农民获得了“人”的权利。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了。
在财产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不动产有两种:一种是宅园地,农民可以赎买;另一种是耕地及其他土地(牧场、森林等),地主在保留对这些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作为份地分给农民使用。份地数额不等,非黑土地带,最高数额为3~7俄亩,最低为1~2.33俄亩;黑土地带,最高者为2.75~6俄亩,最低为2,200平方沙绳至2俄亩;草原地带根据各省农作物性质来定。农民可将份地赎买为私产,但须向地主缴纳大大超过土地价格的赎金。同时法令还规定,如果现有份地超过最高数额时,地主有权割去超过部分。据统计,在非黑土地带,割地占改革前农民使用土地的9.9%,而黑土地带21省则26.2%。
不仅如此,农民赎买份地之前,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交纳货币代役租和工役租。这样的农民称临时义务农。农民在征得地主同意,将份地赎为私产时,才终止临时义务,成为自主农。
——摘自徐云霞《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农奴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
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农奴解放时
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探讨第三问题:农奴制的废除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地位没有根本改变:农民仍遭受着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
土地所有制不变: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外交上:进一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消极影响: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民仍然受到村社控制;对农民进行的大规模掠夺,农民负担沉重;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根本改变;对外具有扩张性与侵略性。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一、什么是近代化?
二、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
2、政治近代化
3、军事近代化
4、教育近代化
5、思想近代化
什么是近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 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经济的工业化
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社会的城市化、生活的世俗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资产阶级:政治权力不够,经济上仍然要仰仗国家力量
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仍贫困,反抗不断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主张革命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
四、改革之路仍然不能停步…
改革后的俄国特点:
俄国仍然是沙皇的专制统治国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落后于欧美。
被刺杀后的俄国矛盾依然尖锐….
1905日俄战争---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的总演习)---1917年2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1991年苏联解体….
磕磕绊绊中俄国仍然在寻找
…..
〖课堂小结〗
俄国的改革之路….启示?
俄国寻道图强的启示:
顺应时代潮流
抓住国家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
缓和社会矛盾
及时化解改革中产生的社会矛盾
不断深化改革
……
感悟:改革体现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但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同样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