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巩固练习):26【提高】乙醇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巩固练习):26【提高】乙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8 16:0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乙 醇

【学习目标】
1、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2、掌握乙醇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它的主要用途;   3、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学习,充分理解官能团对性质的影响。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钠,若有氢气生成则含水
B.除去乙醇中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C.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是直接加热蒸馏
D.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采用先用生石灰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的方法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所以乙醇是电解质   B.乙醇能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   C.乙醇分子中只有羟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钠置换出来   D.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3.(2019 北京西城区期末考)下列关于乙醇的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无色、无味的液体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4.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中,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含碳量较低且易燃烧生成CO2和水,所以乙醇被称为“绿色能源”
5.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A.碱石灰 B.CuSO4 C.浓硫酸 D.金属钠
6.下列物质不能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是( )。
A.乙醇   B.苯   C.四氯化碳  D.戊烷
7. 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苯     B.乙烷    C.乙醇     D.乙烯
8.(2019 江西省新建县模拟考)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队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与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⑤乙醇有刺激性气味
A.②④⑤ B.②③C.①③ D.①④
9.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块在乙醇中上下跳动   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
10.CH3CH2OH、HOCH2CH2OH、HOCH2CH(OH)CH2OH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消耗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6∶3∶2 D.3∶2∶1
11.(2019 内蒙古丰镇一中一模)下列选项中能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经测定由C2H5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是8%,则该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 )。   A.78%      B.22%      C.14%      D.13%
13.在常压和100 ℃条件下,把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体积为V?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是( )。   A.2V?L       B.2.5V?L   C.3V?L        D.无法计算
14.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CO、CO2、H2O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 )。
A.1.4 g B.2.2 g C.4.4 g D.在2.2 g~4.4 g之间
二、非选择题
1.2001年6月21日,河南的郑州、洛阳及南阳市率先使部分汽车采用封闭运行方式,试用新的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乙醇,俗名酒精,它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乙醇进一步脱水,再加上适量汽油后形成变性燃料乙醇。而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车用燃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汽油是清洁能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还有CO生成。现用下列装置(如图所示)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有CO、CO2、H2O三种气体:
①应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填写装置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其中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醇燃烧的产物中,水的质量是24.3 g,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乙醇的分子结构,设计了如下实验程序:组成元素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确定。   Ⅰ.【组成元素确定】先将一干燥的小烧杯倒扣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即可确定乙醇中含H元素;再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做同样的实验,若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即可确定乙醇中含C元素。以上两个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乙醇中含氧元素。                        Ⅱ.【分子式确定】通过如下实验即可确定乙醇的分子式。               要确定分子式,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结构式确定】为了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他们先测定一定量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选用了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有的仪器配有双孔橡皮塞),则:               ①这些仪器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是_____接_____接_____接_____接_____接_____。(填字母)   ②由实验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是CH3CH2OH而不是CH3OCH3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索乙醇氧化的反应机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1)将一根粗铜丝绕成螺旋状,称量其质量为m1g;   (2)取一支试管,加入3mL乙醇;   (3)把上述已称量过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红热后稍冷,可看到铜丝______(填写现象),称量其质量为m2g,并且m2____ m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将冷却后的铜丝伸入盛有3mL乙醇的试管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填写现象);   (5)若将红热的铜丝伸入盛有3mL乙醇的试管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填写现象);   (6)将红热的铜丝反复多次伸入盛有3mL乙醇的试管中,在试管口可闻到___________。   (7)最后将铜丝烘干后称量,质量为m3,则m3_____ m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步骤(3)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步骤(5)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为了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放热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装置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氢气的体积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指出能使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水和乙醇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所以A、B项不正确;含水的酒精直接加热蒸馏,水也会挥发,酒精不纯;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可得无水酒精。
2.A
【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与O2反应生成乙醛,B项正确;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其他5个氢原子不同,只有羟基上的氢原子能被钠置换,C项正确;乙醇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D项正确。
3.B
【解析】A.乙醇与水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故A正确;
B.乙醇是个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故B错误;
C.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故C正确;
D.乙醇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此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
4.A
【解析】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除去乙醇中的水分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A项错误。
5.B   【解析】通常用无水CuSO4(白色)检验是否含有水。
CuSO4+5H2O= CuSO4·5H2O
(白色) (蓝色) 6.A
【解析】萃取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与水互不相溶;②溶质在其中溶解度大。乙醇与水互溶。
7.CD
【解析】苯和乙烷都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乙醇、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
8.A
【解析】①乙醇沸点低,易挥发,若饮酒,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与测定原理有关;②乙醇密度比水小,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与测定原理无关;③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K2Cr2C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乙醇迅速氧化为乙酸蓝绿色的Cr3+,与测定原理有关;④乙醇可看成是乙烷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是烃的含氧化合物,与测定原理无关;⑤乙醇有刺激性气味,与测定原理无关。故选C。
9.D
【解析】钠的密度比乙醇大,把钠投入乙醇后钠沉于底部,乙醇与钠缓慢反应,钠并未熔化,2C2H5OH+2Na→2C2H5ONa+H2↑,钠表面有气体放出,故只有D正确。
10.C
【解析】1 mol CH3CH2OH、HOCH2CH2OH、HOCH2CH(OH)CH2OH分别含-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1 mol、2 mol、3 mol,完全反应生成氢气体积之比为1∶2∶3。所以,生成等量的氢气,需要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11.D
【解析】①燃烧是氧化反应,多数有机物均能燃烧,不能作为酒精燃烧的优点,故①错误;②乙醇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故②正确;③乙醇可以通过有机物发酵制取得到,是再生能源,故③正确;④乙醇的热效应较高,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④正确。
12.C
【解析】由C2H5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通过变形,C2H5OH和C6H12可理解为C2H4(H2O)和C6H12,由氧的质量分数为8%,可知变形后水中氢的质量分数为1%,而余下的成分中C和H的质量比为6∶1,因此求得其余的氢的质量分数为13%,所以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14%,答案选C。
13.C
【解析】等体积的乙烯和乙醇蒸气消耗氧气的体积相等,根据CH2CH2+3O22CO2+2H2O或CH3CH2OH+3O22CO2+3H2O可确定消耗氧气的体积是3V?L。
14.A
【解析】
据乙醇的分子式C2H6O可知,

解得:n(CO)=0.05 mol  n(CO2)=0.35 mol
则:m(CO)=28 g·mol-1n(CO)
=28 g·mol-1×0.05 mol=1.4 g
二、非选择题
1. (1)C2H6O+3O2 2CO2+3H2O 
(2)燃烧充分,产生热量多,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3)①E、D、B、C、A(或E、D、B、C、A、D) CO+CuOCu+CO2 除去水蒸气 验证产物中的水蒸气  ②20.7 g
【解析】在验证乙醇的不充分燃烧产物时要注意顺序。必须先验证水,因为通过其他溶液时可能会带入水。其次验证CO2,因为验证CO时产生的CO2会影响结果。
2.Ⅰ.烧杯内壁有水珠;烧杯内壁变浑浊;不能   Ⅱ.燃烧管A、干燥管B、洗气瓶C三者在实验前后质量的变化值   Ⅲ.①D;B;E;A;F;C   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可知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H可被置换
【解析】Ⅰ.能确定乙醇中含H元素,则其燃烧后有水生成,在酒精灯火焰上扣干燥的小烧杯能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乙醇中含C元素,则其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后变浑浊;由于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氧气中有氧元素,因此,不能确定乙醇中是否含氧元素。
Ⅱ.确定乙醇的分子式需要知道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可通过计算反应前后燃烧管A的质量的变化值来确定;通过干燥管B的质量的变化值可得生成的水的质量;洗气瓶C的质量的变化值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Ⅲ.Na和乙醇反应需要固液反应装置,D中装无水乙醇,B中装钠粒, D、B相连组成反应装置,生成的H2密度比空气小,通过E H2进入A中,把A中的液体通过F压入C中测量体积,C中液体的体积即为生成的H2的体积。通过计算参加反应的乙醇和H2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即1mol乙醇中只有1个H被置换出来,说明有1个H与其他H不同,所以乙醇的分子结构是CH3CH2OH而不是CH3OCH3。
3.(3)变黑;大于  (4)无变化  (5)由黑变红  (6)刺激性气味  (7)等于  (8)2Cu+O22CuO CuO+CH3CH2OHCu+CH3CHO+H2O

4. (1)广口瓶中进气导管不应插入水中,排水导管应插至广口瓶底部 
(2)偏大 
(3)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稍过量的金属钠;从漏斗中缓慢滴加无水乙醇
【解析】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确定产生H2的体积,故广口瓶中的进气导管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而排水导管应伸入到广口瓶的底部。由于等质量的水和乙醇,水的物质的量大于乙醇,与金属钠作用时,产生H2的物质的量增大,故用含水乙醇代替无水乙醇时,所得H2体积偏大。要使该实验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该装置不漏气,为使排出水的体积等于产出H2的体积,则加入乙醇的速度不能太快,为确保定量乙醇完全反应,金属钠应稍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