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14课 蜜蜂
课题导入
一生勤劳忙,
专去百花乡。
回来献一物,
香甜胜过糖。
相关链接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生字广场
认读园地
概 阻 括 误
逆 途 陌 超
wù ɡài zǔ kuò
tú nì chāo mò
多音字运用
几
jī(几乎)
jǐ(几个)
mēn(闷热)
mèn(纳闷)
闷
①他找了好几( )个钟头,几( )乎找遍了全城,才找到那家店铺。
②大家都很纳闷( ):今天天气怎么这么闷( )热。
jǐ
jī
mèn
mēn
重点词语
蜜蜂 听说 辨认 能力 公里 记号 几乎 阻力 花粉 将近 包括 亲眼 检查 迷失 准确 尽管 沿途 陌生 景物 确实 记忆 本能
课文讲解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为了证实蜜蜂 ,
做了个试验,得出了的结论:
。
主要内容
法布尔
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蜜蜂能准确无误地飞回家
课文讲解
梳理结构
1.“我”想做个什么试验?
2.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因为……所以……
实验目的
课文讲解
实验步骤
1.在自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2.在它们的身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3.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4.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把它们都放出来。
课文讲解
1.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2.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
3.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4.在四公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
思考:
实验过程能不能少一个环节?
课文讲解
从作者的实验过程,你能感受到什么?
严谨的科学态度
求实的科学作风
课文讲解
实验结果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一词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句子一
课文讲解
听说的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为作者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作者不轻信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文讲解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句子二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课文讲解
“几乎”写出了蜜蜂低飞的情状,“大概”表示这是作者的猜测,语言严谨。
课文讲解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句子三
小女儿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看到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课文讲解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句子四
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
课文讲解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句子五
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你怎么认为的。
课文讲解
蜜蜂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蜜蜂通常是靠太阳来辨别方向的,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思考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辨认方向的方法?说一说。
思考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一次实验证实了蜜蜂的确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发现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收束全篇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别忘了经常复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