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名校模拟】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真题+名校模拟】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课练(含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7 22: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1.(2019·四川成都·真)3.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7年
2.(2019·江苏盐城·真)2.“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3.(2019·山东东营·真)3.对右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2019·商丘·模拟)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
A. 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 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 D. 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
5.(2019·亳州·模拟)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秀 D.张角
6.(2019·北京·模拟)下列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一场农民大起义
B.历时9个月被镇压
C.推翻了腐朽的东汉王朝
D.深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7.(2019·深圳·模拟)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 )。
A. 刘邦的统治局面 B. 刘彻的统治局面 C. 刘秀的统治局面 D. 刘琦的统治局面
8.(2019·丰县·模拟)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往往重用自己的亲族来控制朝政,这就形成了( )
A. 外戚专权现象 B. 宦官专权现象 C. 太后垂帘听政 D. 藩王夺权现象
9.(2019·西安·模拟)下列哪一现象是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表现( )
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0.(2019·青岛·模拟)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A.释放奴婢 B.建立刺史制度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1.(2019·菏泽·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武帝)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材料二 (建武六年)诏曰:“……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是如何重建汉政权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后,为稳定社会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2019·湖北襄阳·真)1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
A.修建都江堰 B.修筑长城 C.开辟丝绸之路 D.开通大运河
2.(2019·江苏连云港·真)20.“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3.(2019·山东菏泽·真)2.汉代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1世纪初 D.公元前1世纪末
4.(2019·山东泰安·真)2.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
A.产生背景 B.主要行人 C.路线走向 D.开通前提
5.(2019·黑龙江大庆·真)5.下面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C.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6.(2019·湖北荆州·真)13.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主要反映了( )
A.南朝江南的开发 B.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两汉的医学成就 D.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7.(2019·新疆·真)1.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府 D.北庭都元帅府
8.(2019·湖南永州·真)15.有学者认为:“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我国丝绸大量外销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9.(2019·商丘·模拟)2017年5月15日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一带一路”源于西汉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右面示意图中空缺处应该是( )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敦煌
10.(2019·南宁·模拟)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其内在含义。阅读下边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
D.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
11.(2019·大同·模拟)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 D.赵匡胤——统一全国,重文轻武
12.(2019·广东·模拟)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昭君出塞 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13.(2019·徐州·模拟)受张骞的影响,东汉时期出使西域与之齐名的历史人物是(  )
A.班固 B.窦固 C.班超 D.甘英
14.(2019·成武·模拟)在西域活动了近三十年,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奴役、加强了西域和汉王朝联系的西域都护 是()。
A.张骞 B.卫青 C.窦固 D.班超
15.(2019·高密·模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控制西域各族
C.密切了西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设立西域都护
16.(2019·河北·模拟)2015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二 唐代对外交通路线图 图三 明代对外交通路线体图
(1)分别列出材料一中三个时期为丝绸之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3分)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二,写出唐中后期海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原因。(3分)宋朝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2分)


(3)比较图一和图三,两个时期的对外交通路线有什么变化?(2分)依据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2分)


材料三 “一带一路”建设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目前(2017年),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和支持,与我国签订了近5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及70多分国际组织合作协议。 ——摘自新华网
(4)依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有什么作用?(2分)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古今中国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2分)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1-5 CDDBD 6-10 CCACB
11.(1)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①经济上,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②政治上,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③民族关系上,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5 CDBCC 6-8 BABBD 11-15 DDCAA
16.(1)人物:张骞(汉武帝)、玄奘或鉴真、郑和。(每个人物1分,共3分)
(2)原因: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3分)机构:市舶司。(2分)
(3)变化:陆路为主变为海路为主(或西汉以陆路为主,唐代海陆并举,宋明以海路为主)。(2分)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分)
(4)作用: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2分)共同之处:和平交往、互利共赢、互通有无等。(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