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版)
(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概述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关注日常生活中耳和听觉的保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音频文件,多媒体(手机连电脑)设备。
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内容,预习耳的结构。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图片,我们除了能看到美丽的画面之外,还能听到动听的声音也非常重要。那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上一节课内容。
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观察图片,并思考老师语言的描述。
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展示PPT
找学生回答上一节课内容。
视觉形成的过程。
2.眼球的结构及部分结构的功能。
根据PPT展示学生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记忆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任务一,分析形成近视、远视眼的原因及矫正。
2.要求学生区分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平面镜
1.分析完成视力情况。
解释原因,并矫正。
尝试画图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平面镜。
展示学习成果。
(逐步完成展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1.耳的结构及部分结构的功能
1.根据学案中的任务二和三自主学习。
2.如果自主学习有困难,再小组学习,汇报员汇报。(根据手机拍摄学生学习成果并展示)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并展示学习成果。
自学,指导学生学生深度学习。
互学,教学重点。
2.听觉形成的过程
1.播放多媒体音频。播放动图。
2.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并梳理知识。
听轻音乐班得瑞-《寂静之声》思考自己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结合动图概括出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并自主完成任务三。
自主完成并展示学习成果。
2.尽量完成展学过程中的策略性展示(“怎么想”分析理解和思维为主)
3.补充完整耳各部
分的功能,
巩固各部分功能
展示PPT表格-耳朵的全部结构和功能
出示连线题(耳朵的结构的功能)
学生根据上一学生的分析结果,补充完整表格内容。
2.学生完成连线题。
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耳部的卫生保健
PPT展示讨论问题。
可以结合部分的功能思考,如鼓膜有什么功能?
1.自主思考,有难度再同桌之内讨论
教师启发点到为止。
小结
帮助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代表小结。
总结
课堂练习
PPT展示练习题。
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
巩固知识
板书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
一.耳的结构
二.听觉的形成过程
三.耳和听觉的保护
课后反思
本节复习眼的结构和功能的时间较多,因为眼部结构和功能也是考试重点并且学生记忆不牢固,容易出错。有关耳的结构学生自学情况很好,大部分同学预习情况较好,有关较难解决问题学生互相讨论,分组由四名同学组成,其中有成绩好、中、差。学习成绩层级不同的同学,有的不愿意相互分享学习成果。可能这也是小组讨论互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愿意合作,学会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