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歌曲《村晚》
教学目标:
1、 能以中速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体现歌曲古朴美的特质,感受歌曲宁静、美丽的意境。
2、 理解反复跳跃记号,懂得歌曲演唱顺序。并视唱前8小节歌谱。
3、 通过演唱,了解中国诗歌歌词中透出的田园闲散文化,激发热爱自然与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呼吸练习。
2、节奏及视唱训练:
(1)出示节奏型:
××︱××××︱×— — 引导学生准确读出节奏
(2)用不同的音符填入节奏型唱一唱。
如:11︱1 1 1 1︱1— — 33︱3 3 3 3︱3— —
55︱5 5 5 5︱5— — 66︱6 6 6 6︱6— —
(3)出示《村晚》前8个小节的旋律唱一唱。
二、新授
1、聆听歌曲:
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唐宋时期是中国诗词造诣的高峰时期,这首诗就是来自宋代诗人雷震之手,由著名的作曲家白诚仁先生为其谱曲。中速 优美的田园风。
2、 再听录音,探索旋律的节奏特点××︱××××︱×— —
引导理解弱起 类似《国歌》。
3、老师弹奏钢琴,学生“啦”哼唱一遍第一声部。
4、视唱第一乐段曲谱。
5、有感情地熟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6、填词轻唱第一乐段,注意弱起。
7、视唱第二乐段第一声部曲谱。
8、填词轻唱第二乐段第一声部。
9、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引导学生排出歌唱顺序。
10、以中速优美、抒情的情绪完整歌唱歌曲第一声部,反复多遍唱会歌曲,注意歌曲反复后的结束段落。
11、背唱歌曲。
12、学习第二声部。
(1)视唱曲谱。
(2)填词轻唱,多唱几遍。
(3)初步试唱二声部合唱,力求起声、音色、节奏、音量的统一和均衡。
三、音乐活动:
竖笛吹奏练习。
四、课堂总结
歌曲短小精悍,旋律易学,又加入后半部分反复歌词后的二声部习唱,容量安排的恰到好处。歌曲的风格近似学堂乐歌,很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歌曲的意境也是质朴有加,体现了田园般的优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