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之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材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世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就有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地球村小公民的意识,本单元通过演唱和欣赏一系列有关作品,让学生进一步热爱绿色,关注绿色的事业,同时进一步提高演唱和欣赏能力。《森林狂想曲》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欣赏曲,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奏出的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其中既有电声乐器,又有陶笛演奏,更有在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的录音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乐曲的旋律特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哼唱乐曲的三段主题。
2、能力目标:
(1)在感受乐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2)学生能听出乐曲的曲式结构的变化。
(3)能创造性地进行“音效”配音。
3、情感目标: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感受大森林的无尽魅力与神奇,深刻体会保护森林、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感受真实的音效。
教学难点:
对主旋律的哼唱与情感体会。
教具:
PPT幻灯片课件,电子琴,能制造音效的物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
师:请大家复习一下我们上节课学的歌曲《绿色的歌谣》。
生:以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大家刚才唱的这首歌体现的是什么内容?
生:保护环境。
生:保护森林----
师:大家说的很对,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今天全世界人民的口号,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乐曲,请大家静心聆听乐曲。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歌曲,并为新课教授作铺垫。
(二)欣赏乐曲并对乐曲进行分析
1、初听乐曲:
师:播放课件:《森林狂想曲》录音。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三个问题:在音乐中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生:初听《森林狂想曲》(第一遍欣赏)
师: 请大家说说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并说说欣赏之后的感受,最后为乐曲来命名。
设计意图:为乐曲起名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中理解乐曲的含义与写作意图,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体现本节课的能力目标(1)。
生:略。
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歌曲体现的是大自然的美.在我国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中,有树蛙,飞鼠,蟋蟀等小动物和他们的叫声,还有风声、雨声、溪水声。今天大家欣赏的这首乐曲名叫《森林狂想曲》(出示课题)。它是一首描写热带雨林的音乐,曾被誉为“全世界最好听的大自然的音乐”,是由台湾作曲家吴金黛先生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而乐曲中出现的鸟类、蛙类蝉类、动物、溪流的声音,被人们称之为“音效”,音效的作用就是给人一种真实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设计意图: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感受大森林的无尽魅力与神奇,体现本课的情感目标。
2、复听乐曲(第二遍欣赏)
师:下面就请大家来到我们的热带雨林中再次感受一下这首乐曲。(播放课件:配有热带雨林图片的《森林狂想曲》)
设计意图:更直观、更感性的感受、理解作品。
3、再听(欣赏第三遍)
师:请大家欣赏第三遍乐曲,看看你能不能听出来乐曲在演奏主题旋律时使用的是什么乐器?
播放课件:台湾艺人游学志用陶笛演奏的《森林狂想曲》的视频。
生:细心观看并聆听陶笛演奏的《森林狂想曲》。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乐器叫陶笛,下面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陶笛这种乐器。
播放课件:介绍陶笛的视频并运用幻灯片图片对陶笛的介绍进行总结。
生:了解陶笛。
设计意图:加入陶笛演奏的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4、模唱主题旋律
师:听过刚才陶笛演奏的乐曲后,看看谁能记住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生:试着哼唱乐曲主题旋律。
师:乐曲的旋律非常好听,也很容易学习,下面同学们听着乐曲伴奏,用lu哼唱旋律三个主题旋律。
生:听琴模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运用歌曲模唱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音乐记忆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乐曲的旋律特点并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哼唱乐曲的三段主题,体现了本课的认知目标与能力目标(1)。
4、欣赏第四遍乐曲,并完成课后曲式结构的练习
师:我们书上给出的主旋律是按A、B、C这样的顺序排列的,但是在乐曲中并不是这样,乐曲中加入了音效,并且主旋律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请大家仔细听听,让我们来给他们重新排排序。老师有一个要求,你听到A段的旋律时,就请伸出一个指头来表示,B段用两个,C段用三个指头表示,听明白了吗?
师:播放《森林狂想曲》音乐,并运用幻灯片和学生一起完成曲式结构的练习。
生:欣赏全曲并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体现本节课的能力目标(2)。
(三)拓展
师:大家听得非常认真,练习也做的非常准确,最后我想请一些同学利用老师带来的物品自己为《森林狂想曲》加上音效来结束今天的欣赏,谁来为我们大胆的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与音乐才能呢?
生:利用废旧物品制造音效。
设计意图:完成本节课的能力目标(1)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