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学科
美术
学段
年级
单元
教材版本
浙美版
课程名称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与创作的欲望。
2.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对国画有所了解,但技法不够,齐白石的蔬果在国画中用笔较简单,概括,很适合学生临摹学习。我们要试图找到适合本年段孩子的学习内容及方式。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欣赏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作品,感受齐白石作品的艺术趣味与艺术特点。
2.通过研究与尝试,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表现的基本技巧与步骤,提高水墨画的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审美素养。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欣赏导入,启发谈话
对比线上,初步感受
观察分析,理解风格
初步尝试,分享经验
实践创作,完成作品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课题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课时
两课时(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欣赏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作品,感受齐白石作品的艺术趣味与艺术特点。
2.通过研究与尝试,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表现的基本技巧与步骤,提高水墨画的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对齐白石及其作品的了解,学习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蔬果题材。
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图与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示范用品。
(学生)中国画工具。
板书设计: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技法:运笔、墨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欣赏一些齐白石的代表作品,尝试临摹。
1.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1)利用课件出示齐白石的肖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你认识照片中的老人吗?你觉得他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
(2)教师通过课件介绍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欣赏一些齐白石的代表作品,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介绍,加深学生对齐白石的感受。
(3)揭示课题——学习《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2.欣赏感受。
(1)出示齐白石的蔬果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与感受:作品表现了什么?从中你可以感受到齐白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与交流。
(2)引导进一步的观察与感受:这些作品一般都有几部分构成?你觉得齐白石表现时在用笔与用墨上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分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教师补充完善。
2.研究表现。
(1)观察分析:齐白石的这些蔬果作品,在表现时运用了哪些主要的笔墨技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即兴的演示。
(2)指导临摹的方法:教师提出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一种重要方法,一般从观察开始。
教师演示一幅简单的齐白石作品,边演示边讲解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以及作画的步骤。
3.布置作业。
请学生自由选择一幅齐白石的蔬果作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临摹。
4.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齐白石的原作进行比较,有什么不一样,自己总结成功与不足的体会。也可以针对临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小结。
评价的标准:“是否画出了原作的味道”、“用笔用色等是否沉着有力”、“画面构图是否舒服”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用水墨画的方法创作《我们笔下的蔬果》。
1.引入学习。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上节课中学生的优秀作业,简要点评优点。
(2)提出生活中的蔬菜与水果是十分生动好看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也要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来创作一幅蔬果作品。
(3)揭示课题《我们笔下的蔬果》。
2.观察比较,感受分析。
(1)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与水果的实物,也可以是生动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与感受:你觉得这些蔬菜与水果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如果要表现它们的美,我们应抓住它们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补充小结:形状、颜色、质感、味道等,教师要肯定与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2)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这些蔬果实物相应的齐白石作品,请学生观察与比较: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与比较生活中真实的蔬果与齐白石笔下的蔬果有什么不同?在表现时他做了什么努力?这样表现有什么意义?
展开小组讨论与交流,进行集体汇报,教师完善总结:如“抓住特点与结构”、“巧妙运用笔法与墨色”、“追求墨色韵味”等。
2.研究表现,指导方法。
(1)把一些蔬菜与水果的实物分到几个学生小组,请学生观察与思考,提出几种水墨表现的方法,并做简单的尝试,说说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请每个小组把自己研究与尝试的方法在实物展示台上进行展示,汇报自己的理解与设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交流。教师充分地肯定学生研究出来的表现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补充与说明,完善学生的表现方法。
(2)教师出示一些基本的表现技法图,做一些总结:表现自己的生动感受、进行笔墨的构想、画出自己的理解等
3.鼓励学生创作,布置作业。
提出要求: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与水果,构思一个有意思的画面。要注意画面位置的安排,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也可以参照齐白石作品中的一些表现内容与表现方法,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谁的作品表现出了水墨画的味道与蔬果的美感。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与评价。
每个小组开展作品的推选活动,把推选出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介绍推选的理由。
对被推选的作品进行集体的评价活动,可以请学生选出一些不同类型的优秀作品,教师进行肯定与奖励:如“表现最生动的作品”、“水墨效果最好的作品”、“最像齐白石表现方法的作品”等。
也可以提出一些表现中的问题进行研讨,以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表现的水平和艺术审美的水平。
分析: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伟大的艺术家,他笔下的花、鸟、虫、鱼、蔬果等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美感。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分析,开展感受与表现活动。教材给我们呈现了齐白石的肖像和几幅蔬果作品,意在让学生在了解齐白石生平及其作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起对中国画艺术的感受与理解。蔬菜与水果是生活中常见的题材,学生都有生动的感悟与理解,教学的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与进行水墨表现,提高艺术审美的能力与表现的水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