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大狮子》
科目: 小学美术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课时: 一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从教材《大狮子》中就能发现,本课不仅是画狮子,而是运用彩墨的方法进行大狮子的表现。虽然狮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在动物园看到过,或者在动画片中看过,但如何抓住狮子特点,进行夸张的彩墨表现,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仍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以激发学生热爱彩墨为基点,引导学生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狮子的五官、鬃毛和神态,培养他们热爱动物,敢创新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用水墨画得形式表现大狮子,能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狮子的五官、鬃毛和神态。
2、尝试体验水墨画中笔墨和色彩的变化,感受水墨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习水墨画的乐趣。
3、通过作品欣赏,感受狮子的雄健之美,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图片的欣赏,用心去感悟、去发现传统的水墨画也充满了创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是面向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水墨大狮子的创作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主要采取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表现出自己的绘画语言。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威武的大狮子,感受水墨用笔造型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狮子的威武。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猜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谜语,认识狮子
教师:“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来我们课堂做客,它是谁呢?猜一猜。”
谜语:披着大黄袍,戴着大围脖;威武身姿显霸气,非洲场上属第一。
教师:“大狮子有哪些外貌特征?”,出示课件图片真实的狮子,
教师总结:雄狮长着大大圆圆的头,颈部披着长长的金黄色鬃毛,大大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吼叫声威力四射。
2、学生模仿狮子吼一吼,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表现大狮子有很多方式,除了照片摄影还有水墨大狮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水墨大狮子的旅程”。
揭示课题:《大狮子》
学生观察狮子的特征并回答,大狮子。
学生通过图片欣赏,初步认识“大狮子” 的外貌特征。
学生模仿狮子吼一吼,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预览课本。
【设疑导入新课,从好奇心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获得体验、感悟。】
二、大狮子的水墨之旅
1、名家作品赏析,感悟水墨魅力。
(1)、徐悲鸿大师作品欣赏,感受水墨大狮子的威武。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徐悲鸿的《侧目》画。
教师:“首先,一起走近大师徐悲鸿的作品欣赏、感受水墨大狮子”。
教师小结:徐悲鸿是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绘雄狮图,雄狮于崖上怒目圆睁,探爪作欲扑状,气势威武充分的展现了传统水墨画大狮子的威武气魄。
(2)、对比分析,大狮子的“多样化”水墨画的表现。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 (英国)保罗·布莱特《谁敢嘲笑狮子》赏析。
教师:“请同学们比较徐悲鸿的《侧目》画和保罗·布莱特《谁敢嘲笑狮子》,谈一谈对水墨大狮子不同的感受”。
教师总结:“原来水墨画大狮子还可以这样画!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丰富的色彩,展现了趣味性的彩墨大狮子。”
2、水墨画探究,展神情、思用笔。
(1)、画五官,感受水墨用笔的中锋和侧锋造型法。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步骤图:1.用轻松的墨线画出狮子的五官;2.用好看的色彩晕染脸部的表情;3.用浓重的墨色勾画挺拔的胡子。
教师示范画—水墨大狮子的五官,示范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水墨画的用笔方法:中锋用笔勾勒线条,侧锋用笔渲染颜色。
(2)、画鬃毛,体验水墨用笔的枯笔和湿笔造型法。
教师首先出示课件“鬃毛”的画法,引导学生探讨水墨画。
再出示教具“狮子的五官图”, 邀请学生玩一玩水墨游戏---“给大狮子配围脖”!
教师:“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帮大狮子配上最威风的鬃毛。”(2分钟完成)
教师总结点评,以鼓励学生创作为主。
教师:“还可以怎样画狮子的鬃毛?”教师示范并且介绍枯笔和湿笔的技法。
总结:有力量的直线,意气风发;曲线,像火苗一样弯曲的炫目;卷线,像妈妈的卷发一样活力四射。
(提示—狮子的鬃毛要多、茂密这样才能展现出大狮子茂盛、威严。)
(3)、图片欣赏,了解水墨画的敷彩用色技法。
学生欣赏、感受。
学生鼓掌,赞扬我国的传统艺术-水墨画。
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对比分析,了解彩墨画的多样化表现形式,感受儿童彩墨画的乐趣。
学生鼓掌,学会赞美他人。
学生自主学习教科书内容,再尝试握毛笔临空勾勒一遍狮子五官,体会水墨用笔的乐趣。
学生温故而知新,回忆水墨技法知识点,做一做连线题。
学生玩一玩水墨游戏,几位学生上台展示,其余学生观察、思考、点评。
学生相互交流不同的狮子鬃毛造型设想。
学生从同龄人的作品欣赏中引发思考,再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看创作。
【通过优秀的作品欣赏、借鉴,引导学生主动的体验、思考,做好思维的储备。】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找寻创意的灵感,树立:“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绘画理念。】
【通过小游戏--“给大狮子配围脖”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了解水墨画的技法,使学生喜欢上传统水墨画。】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既可以互相学习又可以拓展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作品赏析,拓展创意思维,寻个性。
1、教师出示课件图片--韩美林《大狮子》画,引导学生认识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教师:“作者通过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描绘展现了更具个性的水墨大狮子。”
2、同龄人作品欣赏。
你能寻找到你的大狮子个性吗?说一说创作想法。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探寻个性创作。
学生通过借鉴同龄的作品,思考自己的创作思路,有的放矢的展开联想。
【通过优秀的作品欣赏,引导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思考,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
四、创意想象,勇于表现。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独一无二的狮子,注意水墨用笔的变化。
教师:“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表现大狮子,比一比谁画的大狮子最精神、最有个性。”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主创作。
五、学生作品展评。
(以悬挂的方式展现学生的作品)
1、学生自评、互评。
(主要从水墨画的技法与创意,这两个角度展开评价活动)。
2、教师总结评价。
(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1)、学生自己上台论述自己的作品的创作思路,其他学生欣赏、思考。
(2)、请学生代表当小评委,评选优秀的作品,并说一说理由(主要从技法与创意的角度展开评价活动)。
【以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展开评价互动,更全面、有效的实现评价的意义。】
六、课堂总结、拓展。
教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思考。
教师总结:每只大狮子都以他的勇敢、自信赢得尊重,我们也要向它学习,敢于尝试、自信满满、奋发向上。
请学生再像大狮子一样吼叫一遍,加强情感教育。
学生回顾思考,论述自己的学习思考、体会。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自评、互评
(1)、学生自己上台论述自己的作品的创作思路,其他学生欣赏、思考。
(2)、请学生代表当小评委,评选优秀的作品,并说一说理由(主要从技法与创意的角度展开评价活动)。
2、教师总结评价(从技法的运用和创意上点评作品,积极鼓励创作行为)。
八、板书设计
《大狮子》
----水墨画
狮子的特征
笔墨探究---用笔:中锋和侧锋
枯笔和湿笔
勇敢、自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