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9 16: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由生活实例加深对小数内在含义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小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与同学交流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比较小数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理解小数大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卷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
5.28 0.72 3.94 0.7 0.72 3.05 0.9 12.5
2、说出下列小数的实际含义。
0.3米 0.72米 23.05元 7.20元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3页例2.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在体育课上有没有进行过跳高这项运动呢?你能把你的跳高成绩向同学们汇报一下吗?老师这里有一份跳高成绩表,你们看一下。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米)
0.8
1.2
1.1
0.9
让学生把成绩单读一下。教师:这是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今天请同学们帮忙把这四名同学比赛的名次排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或用手中的卷尺,动脑筋,想办法把四名同学比赛的名词排列出来,看哪一组排列得又对又快。
学生合作学习后,让各组汇报排名的情况,教师把学生几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板书在黑板上,并由各组代表说出排列的理由。最后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加以指导总结,选择正确的结果留在黑板上。
1.2米>1.1米>0.9米>0.8米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小刚 小强 小林 小明
理由从三点说明:①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0.9米是9分米,0.8米是8分米。②可以把四位同学的跳高成绩换算成用厘米作单位,分别是120厘米,110厘米,90厘米和80厘米。③利用手中的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是直接比较出来的。
让学生在教材上,把四个同学的名次填写出来。
2.师生共同小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通过刚才的比较过程,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比较小数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发表意见,说一说。 (采用换算单位的方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较小的单位,转化为整数的大小比较,然后再比较) 我们给它取个名就叫换算单位法。 (板书:换算单位法) 也可以运用直观的实物来比一比,像用卷尺上面的刻度直接比较。 我们给它取名叫直观比较法。 (板书:直观比较法)
师:除去上面两种方法,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去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试着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入手。 学生讨论,汇报总结。
师整理,并给出正确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反之也成立。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3页“做一做"。
先组织学生观察表示小数的这些图,再在小组中议一议。这些图是什么意思?怎样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呢?像这种看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也是一种直观比较法。(板书:直观比较法——图形比较法) 2.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订正时注意说明比较方法。 3.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第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互相检查。 四、课后小结 学习本课时后,你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了吗?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0.8米=8分米 1.2米=12分米 1.1米=11分米 0.9米=9分米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2米 > 1.1米 > 0.9米 > 0.8米
方法:换算单位法 直观比较法——图形比较法
简单直接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比较小数部分。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小数的大小比较,分析和讲解两种比较方法,一个是换算单位法,学生容易理解,好比较;第二个是直观比较法,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图形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这两种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内容简单,但如果用这两种方法去比较纯粹的小数大小,貌似并不太方便,所以我们还是要总结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大小。所以本节课内容还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总结出简单方法,并让学生试着去回顾整数大小的比较,在内容上进行升华。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