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动力从哪儿来
( https: / / www.21cnjy.com / 5 / 96620 / )——齿轮的秘密》说课稿
明光市三界中心小学:王少军
说课程内容:
《齿轮的秘密》是大象版科学四年级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小小赛车会》中的第2节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动力传递可靠、速比可通过调整相对齿数来改变的秘密。从而认识到整体性到系统性的作用。
二、说实验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了解齿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三、说实验原理:
齿轮传动原理。即一对相同模数(齿的形体)的齿轮相互啮合将动力由甲轴传送(递)给乙轴,完成动力传递的一种方式。
四、说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小学科学实验以探究为主。本课探究活动主题——齿轮的秘密。具体实验内容为:齿轮特点,齿轮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让学生经历“准备材料——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学科学、做科学。本课我采取合作探究,适时引导。
五、说实验器材准备:
齿轮组及支架
、钟表模型、齿轮
六、说实验创新:观察总结齿轮的特点。
七、说实验教学过程:
1、利用PPT展示各种各样的齿轮。
2、你能说说这些齿轮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圆形、边缘有齿、有轴、可以转动。)
3、猜一猜,说一说:
简单机械的齿轮在工作中会起到哪些作用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一猜,说一说。
4、组合你们自己做的齿轮,转一转,你有什么发现吗
5、合作探究:
利用齿轮模型,探究齿轮的作用。
(1)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齿轮有什么作用?打算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
(2)汇报实验方案
(3)进行实验,探究齿轮的作用。
按照刚才的实验方案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
齿轮
齿数
圈数
圈数
圈数
圈数
黄色齿轮
1
2
3
4
蓝色齿轮
?
?
?
?
齿轮
齿数
圈数
圈数
圈数
圈数
蓝色齿轮
20
3
6
9
12
红色齿轮
30
?
?
?
?
B、小齿轮带动大齿轮
6、汇报交流:小组的研究成果
在齿轮组中,一个齿轮的齿数越多就转的越慢,齿数越少就转的越快。
7、齿轮作用:
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
8、思考:你还见过哪些运用齿轮的机械呢?
9、学以致用:闹钟的时针、分针、秒针在同一根轴上,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需要用几个齿轮,怎么组合就能做到?小组内猜一猜。
10、课后作业:
⑴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齿轮,组装一个钟表。看看哪个小组做得更有新意!
⑵完成实验报告。
八、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设置了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生活经验为凭借引入探究。
2.以学习兴趣为原动力深入探究。
3.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4.以信息交流为主要形式揭示探究成果。
5.以生发问题为起点延续探究学习。
作为一个科学课教师,我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让学生的探究学习从“课堂小天地”走进“天地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