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六十一中九年级历史学科“五环节自主学习”学案
编制人:王健峰 审核: 李梅梅 编号:11
课题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 目标 【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 【学习难点】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及反思
环节一:自主预习苏俄内外形势内:反革命叛乱应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评价保证了战争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 外:国际武装干涉 超出了战时需要,不适应经济发展 新经济政策开始时间 特征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1921年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发展经济 影响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苏联的建设苏联建立 时间1922年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 工业形势工业落后应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帝国主义包围作用农业国-工业国 农业形势粮食收购危机应对农业集体化措施消灭富农,集体农庄 工业化发展需要 作用保障工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 苏联 模式 又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特征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表现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 评价 成就迅速实现工业化 奠定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为苏联赢得巨大国际声誉 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 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调节作用 损害农民利益 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环节二:精讲点拨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农业方面余粮征集制固定粮食税农业集体化 工业方面实行工业国有化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重工业) 商业方面取消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调节 分配方面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
环节三:合作探究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农轻重协调发展; 关注民生;加强民主法治等。 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列宁的历史贡献。①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俄国,后改名为苏联。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环节四:巩固训练 1921年苏俄依据国家经济形势,大胆地实施了“退一步进两步”的新经济政策。其中“退一步”主要是指( ) A.全面取消自由贸易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实行社会主义集体农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表明了( ) A.苏俄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B.苏俄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新生的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D.苏维埃政府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文明》一书调侃:“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暴露了( )A.战时共产主义的缺陷 B.农奴制的落后性 C.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D.苏联模式的弊端对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B.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误区C.非常重视社会主义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的作用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环节五:测试评价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斯大林模式 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是( ) A. 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B.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挽救政权不稳的危机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滋味吧!”为改变这种情况,苏俄开始实施( ) A.土地改革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经过总结教训,列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上台后,在一次讲话中说:落后就要挨打,但是我们不想挨打。不,我们拒绝挨打! …… 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再落后了。于是苏联(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出了新经济政策C.开展了工业化建设 D.发动了垦荒运动 “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道:“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歌词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C.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与这一成就取得有关的是( ) A.苏联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勃列日涅夫改革 假如你在1936年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 ) A.列宁在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书店里新出版的新宪法C.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D.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图进行自由贸易。”这一政策是( ) A.废除农奴制法令 B.明治维新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改策苏维埃俄国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实行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苏联模式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苏联模式在第二次世果大战中,苏联武器装备全面更新。苏制C-2克超过德“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在冰冻的条件下,食不果腹、衣难御寒的工人们却在 (?http:?/??/?www.zxls.com?/??)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16个小时”,“1929年4月,由列宁格勒工人倡议并最终在全国形成了劳动竞赛”。上述壮举的目的是( )A.恢复国民经济 B.实现工业化 C.缓解经济危机 D.推广苏联模式 1921年列宁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因此苏俄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 B.1921 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C.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当时苏联领导人是斯大林右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 ) A.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B.苏维埃政权巩固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D.农业集体化完成 读下表,1920年~1925年苏俄(联)经济恢复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下列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 C. 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D. 注意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上图中实施A点所示政策的领导者是谁? (2)小史依据上图得出的结论是“A点所示政策不如B点开始形成的模式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大”。你同意他的结论吗?请说明理由。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绘制
太原六十一中九年级历史学科“五环节自主学习”学案
编制人:王健峰 审核: 李梅梅 编号:11
课题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 目标 【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 【学习难点】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及反思
环节一:自主预习苏俄内外形势 应对 评价 开始时间 特征 影响 苏联的建设苏联建立 时间苏联解体时间 工业形势应对社会主义工业化 特点 作用 农业形势应对农业集体化措施 作用 苏联 模式 又被称为 形成标志 特征 表现 评价 成就 问题
环节二:精讲点拨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分配方面
环节三:合作探究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列宁的历史贡献。
环节四:巩固训练 1921年苏俄依据国家经济形势,大胆地实施了“退一步进两步”的新经济政策。其中“退一步”主要是指( ) A.全面取消自由贸易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实行社会主义集体农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表明了( ) A.苏俄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B.苏俄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新生的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D.苏维埃政府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文明》一书调侃:“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暴露了( )A.战时共产主义的缺陷 B.农奴制的落后性 C.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D.苏联模式的弊端 对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B.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误区 C.非常重视社会主义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环节五:测试评价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斯大林模式 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是( ) A. 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B.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挽救政权不稳的危机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滋味吧!”为改变这种情况,苏俄开始实施( ) A.土地改革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经过总结教训,列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上台后,在一次讲话中说:落后就要挨打,但是我们不想挨打。不,我们拒绝挨打! …… 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再落后了。于是苏联(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出了新经济政策 C.开展了工业化建设 D.发动了垦荒运动 “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道:“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歌词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C.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与这一成就取得有关的是( ) A.苏联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勃列日涅夫改革 假如你在1936年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 ) A.列宁在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书店里新出版的新宪法 C.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D.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图进行自由贸易。”这一政策是( ) A.废除农奴制法令 B.明治维新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改策 苏维埃俄国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实行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苏联模式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苏联模式在第二次世果大战中,苏联武器装备全面更新。苏制C-2克超过德“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在冰冻的条件下,食不果腹、衣难御寒的工人们却在 (?http:?/??/?www.zxls.com?/??)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16个小时”,“1929年4月,由列宁格勒工人倡议并最终在全国形成了劳动竞赛”。上述壮举的目的是( )A.恢复国民经济 B.实现工业化 C.缓解经济危机 D.推广苏联模式 1921年列宁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因此苏俄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 B.1921 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 C.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当时苏联领导人是斯大林右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 ) A.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B.苏维埃政权巩固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D.农业集体化完成 读下表,1920年~1925年苏俄(联)经济恢复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下列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 C. 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D. 注意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上图中实施A点所示政策的领导者是谁? (2)小史依据上图得出的结论是“A点所示政策不如B点开始形成的模式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大”。你同意他的结论吗?请说明理由。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