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8 21: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篇章
东晋的兴亡
自主学习
1.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
2.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3.东晋灭亡的时间是?
公元317年
司马睿ruì
建康(南京)
420年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二篇章
南朝的政治
自主学习
1.“南朝”是指哪四个王朝?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2. 这四个王朝的都城在?
1. 宋,齐,梁,陈
2. 建康
南朝(宋、齐、梁、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三篇章
江南地区的开发
想一想:《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什么不同?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没有积蓄,多为贫穷人家。
江南这里做为国家真是太繁荣昌盛了……土地广茂,田野肥沃,老百姓勤劳而且本份劳作,一年的丰收,能够让很多郡县都不愁吃喝。……渔业,盐业和矿业都很发达,能够供应各地需求,丝绸布匹棉花的富饶,能够让天下老百姓都穿上衣服。
自主学习
1. 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①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最主要原因)
③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为江南经济发展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北人南迁
1.农业方面:
南方牛耕
水碓
水磨
秦淮河坝复原图
(1)开垦荒地
(2)兴修水利
(3)改进技术
(4)多种经营
施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昙庆传》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2.手工业方面:
(1)缫丝织布
(2)制瓷
(3)冶铸
(4)造船
(5)造纸
(6)制盐
东晋织成履
南朝青瓷莲花尊
莲花尊通高85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20.8厘米,被称作“青瓷之王”。
2.商业方面: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户,西至石头,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冈,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
——《金陵记》
丹阳(今南京)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埒于二京(超过长安、洛阳)。
——《隋书·地理志下》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
“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达标练习
4、下列政权定都今江苏南京的是( )
①魏②吴③蜀④西晋⑤东晋⑥南朝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⑤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