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忆江南. 白居易情境导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鲜卑匈奴羯羌氐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一、东晋的兴亡时间:
建立者:
都城:司马睿1.东晋的建立:王导王与马,共天下新课探究:317年司马睿建康(南京)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2、祖逖北伐闻鸡起舞 意义: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3、淝水之战作战双方:前秦PK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获得胜利4、东晋灭亡:420年二、南朝的政治西晋十六国东晋南朝宋 齐 梁 陈北朝420年
刘裕420—589年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南朝的政治特点:1、政权更迭频繁
2、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想一想:《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什么不同?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为发展经济提供保障。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南方相对北方战争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下移民和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1、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最主要原因合作探究2.表现(农业):江南地区的开发
(2)改进生产技术,推广犁耕,实行精耕细作。(3)麦稻兼作,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1)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2.表现(手工业):江南地区的开发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灌钢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都城建康,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2.表现(商业):3.意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促进南北经济发展平衡,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
“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4.启示:(1)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
(2)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课堂小结 第一个时期
东晋 第二个时期
南朝东晋的建立东晋的灭亡南朝政权的更迭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表现)巩固练习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A 1.三国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 )
A东南沿海 B北方 C南方 D西南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