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题
蚂蚁做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
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突破
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法迁移等
教法
情景教学
教具
课件、卡纸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
学具
点子图、练习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口算。13×3=
20×4=
70×8=
8×9=
24×2=
600×4=
抢答
通过复习旧知联系新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播放森林运动会故事,接着展示蚂蚁做操的图片
师: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关于蚂蚁的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谁能完整地把已知信息和问题陈述出来?
2、解决问题。
(1)列出算式
谁能帮小熊解决这个问题呢?应该怎么列式?
师追问:你能试着口算吗?
(2)圈一圈,算一算
结合点子图,圈一圈,把点子图分成两部分,然后再算一算。(完成后和同桌交流)请学生上讲台展示计算过程。
(3)列出竖式
大家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
交流方法一:让学生展示方法一计算过程,然后师在黑板上板书。
结合点子图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实际意思,即每一步求出的是点子图中的哪个部分。
(4)学习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与方法一的竖式进行比较,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结合前面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合起来是什么?
试一试。
213×3=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算法?
讨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1:每行有12只小蚂蚁,共有4行。
生2: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生3:每行有12只小蚂蚁,共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生:12×4
=48
预设回答:
生1:我把点子图平均分成两份,每份表示4个6,列式为:6×4=24,24×2=48。
生2:我点子图上面两行圈起来,再把下面两行圈起来。列式为:12×2=24,24×2=48。
生3:先每行圈10个,圈4行,再每行圈两个,圈4行。列式为:10×4=40,2×4=8,40+8=48。
学习成果预设: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点,所以8写在个位。
第二步,4个10是40个点,写在第二层,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让学生展示计算过程
4×2得8个1,写在个位;4×10得4个10,写在十位,合起来是8+40的和,得48。
生1:我先算200×3=600,10×3=30,3×3=9,然后算600+30+9=639。
生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先用3乘个位上的3得9个一,写在个位,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写在十位,最后用3乘百位上的2得6个百,写在百位。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积。
从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
学生尝试探究,初步体会乘法算式每一步的意思。并体会算法多样化。
加深对竖式计算每一步的理解
结合点子图理解竖式计算,培养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火眼金睛辨对错
猜猜小贝壳下面的数是几?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同桌合作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说一说每一道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第2、3题学生口答
第4、5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还学会了用很多方法进行计算
生2:我更加理解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梳理知识结构,建立完整数学框架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第53页第1、4、5题,写在书上
2、选做题:(用竖式计算)1321×3=
23142×2=
选做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