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第三节芽的发育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设计理念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对枝条上面芽的类型,叶芽的结构的观察以及芽和枝条之间的生长发育关系的等内容。关于芽的类型,教材上只介绍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着生位置分的;另外一种是按将来发育的状况分的。其实,还有其他不少的分类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叶芽的发育成为本章的难点,因为芽的发育是个动态的过程,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叶芽的的结构观察好,打好基础,并且把芽的机构和枝条之间进行对比观察,然后判断叶芽是如何发育成茎的。最后,结合学生的生产实际和教材上给出的知识,分析得出茎的生长有哪些特性(如顶端优势、向光性等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2.识别常见植物的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3.阐明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
4.举例说明植物的顶端优势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二)技能性目标
1.识别叶芽纵剖的切面图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运用顶端优势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整枝、打杈等问题。
(三)情感性目标:多参加农业生产的摘心、除芽联系,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叶芽的结构
教学难点
芽的发育
教学准备
导学卡,挂图,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三个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
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我的做法
自主学习阶段
一、情景导学,揭示主题:
在北方深秋,仔细观察植物落叶后的枝条,在各种不同植物的枝条上,都有一个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芽。芽是什么?它长大后回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部分??
二、自主探究,个体建构:
阅读课本P11-13完成下列情况。
芽的种类:
1).按着生位置:顶芽和侧芽
2).按发育状况:叶芽、花芽、混合芽
叶芽的结构:
顶芽与侧芽的关系
顶端优势
1).顶端优势。
2).顶端优势的应用。如:种植番茄、棉花:要适时摘除顶芽;种植用材林:要去掉侧枝。
整枝打叉的方法:剪枝 摘心 除芽
教师利用身边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进行课本学习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本
互动对话阶段
三、小组讨论,合作提升:
为什么某些蔬菜或花卉,在生长时间,要进行“摘心”或“打杈”?
四、归纳总结,评研升华
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说自己的观点
学生通小组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随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同桌讨论,举例
巩固延伸阶段
五、反馈达标,拓展延伸、
1.按着生位置的不同,芽可分为( )
A.叶芽和花芽 B.顶芽和侧芽
C.叶芽和混合芽 D.侧芽和花芽
2.叶芽的生长点的作用是( )
A.长出侧芽B.长出幼叶
C.使芽轴不断伸长 D.发育成茎
3.下列关于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顶芽只长在主干的顶端
B.顶芽优先发育会抑制其邻近的侧芽发育
C.适时摘除番茄的顶芽对多结果实有利
D.顶芽处含生长素较少
4.下列属于顶端优势现象的是( )
A.侧芽优先于顶芽发育、
B.叶芽优先于侧芽发育
C.顶芽优先发育,侧芽发育受抑制
D.混合芽优先于侧芽发育
5、未经修剪的苹果树共有5条完好无损的侧枝,那么,这株苹果树共有顶芽 ( )
A.1个B.4个C.5个D.6个
6、要使树木少生分枝,长得又快又高的方法是(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B.顶芽、侧芽均摘除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D.顶芽、侧芽均保留
7、下列农业措施不是利用植物顶端优势原理的是( )
A.把棉花下部老叶去掉
B.在一定时期去掉番茄顶芽
C.不损伤杉树主干上的顶芽
D.在一定时期去掉果实上部主干
8、观察图6所示丁香叶芽结构的纵切和丁香的一段枝条,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左图中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①是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 。
②是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
⑤是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
(2)将右图中的a、b、c与左图中的相应结构联系起来。
a——[ ];b——[ ];c——[ ]
(3)由此可以看出,叶芽将来发育成________。
教师检查
独立并准确完成巩固达标中的问题。
题型归类。
板书设计
第三章 芽的发育
一、 芽的种类
1.按着生位置:顶芽和侧芽2.按发育状况:叶芽、花芽、混合芽
二 、叶芽的结构
三 、顶芽与侧芽的关系
四、 顶端优势
1.顶端优势。
2.顶端优势的应用。如:种植番茄、棉花:要适时摘除顶芽;种植用材林:要去掉侧枝。
五、 整枝打叉的方法: 摘心 除芽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