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8 21:2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了解战争过程,提升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
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难点: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如何评价曹操?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展示:《曹操》图像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戏剧舞台上的曹操的形象,他被刻画为是一个阴险疑诈的奸臣,而史书中的曹操是一位多谋善断、有眼光、有帝王之才的人物。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全面的了解他。引入新课,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屏幕,思考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带着强烈 的好奇心进入新课。)
、合作探究
官渡之战
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
出示图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形势图》
提问: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当时北方势力强大的两个军阀是谁?这两个军阀中谁的势力大一些?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问题:势力较弱的一方在政治上、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手段来加强自己的势力?
学生看书,归纳。
展示: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实行屯田。
展示:《官渡之战形势图》
问题:官渡之战的时间、双方、结果、影响分别是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
问题:曹操胜利的原因?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让学生一步一步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过渡:同学们想一下,如果你是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以后会有什么想法?(学生肯定回答想统一全国)
赤壁之战
出示曹操的诗歌《龟虽寿》,问:“壮心”指的是什么?在完成这个“壮心”的过程中遇到的对手是谁?关于他的对手的历史典故有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
问题:赤壁之战的时间、双方、过程、结果、影响分别是什么?
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
要求:学生看书,结合地图,讲述赤壁之战的过程。
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两次战役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试回答。
启示:骄兵必败等。
过渡:赤壁之战后,曹操也不敢轻举妄动,致使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
3.三国鼎立
出示问题: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背景?
学生看书,明确。
问题:三个国家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
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
动手制作简单三国鼎立示意图。
问题:三个国家建立以后分别是如何经营他们的国家的?
学生看书,回答。
强调:吴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三国鼎立的这种局面?它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来说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思想、精神和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学习)
(三)课堂小结:
你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