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第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练习(打包8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高中历史第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练习(打包8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9 14:41:15

内容文字预览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等级提升]
一、选择题
1.1689年1月,英国议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
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英国议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由议会决定国王人选,授予国王权力,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项错误;英国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并非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C项错误;D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2.“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即议会主权确立,国王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这是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思想,《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选A项。
3.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这次转型的标志是(  )
A.查理一世被处死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确立 D.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 B
解析 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后又发生了封建复辟,故A项错误;《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故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之前国王的权力已经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故D项错误。
4.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
A.英国《权利法案》是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光荣革命后君主制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
答案 D
解析 材料“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是指君主专制制度下民众无权,与之对应的是在资本主义代议制下,人民获得一定的权利,虽然是资产阶级掌权,但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仍是社会的进步,故选D项。
5.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的“新的原则”是指(  )
A.议会至上 B.和平渐进
C.自由平等 D.分权制衡
答案 A
解析 英国在17世纪颁布了《权利法案》,它限制了君主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新原则。A项正确。
6.有一首歌相传创作于1740年,19~20世纪有过两次改编,改编后歌词唱道:“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唱歌,神佑女王。”据此推断(  )
A.该国君主掌握着立法权
B.该国封建残余较为严重
C.该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D.该国家传统与创新并举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1740年”“19~20世纪”“保护法律”“女王”等关键信息可以推断,这首歌应该属于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并无立法权,A项错误;这时期英国是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B、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既保留了国王,又使国王受法律限制,可以说有传统,有创新,故D项正确。
7.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

时间 结果
1832年以前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1832年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1872年 施行秘密投票
1884年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1918年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1928年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表格中主要体现出英国议会改革不断扩大民主范围,无法体现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简表提供的1832年中产阶级,1867年城市工人,1884年农村工人等信息可知,英国的议会改革,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民主制度,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渐进性,故B项正确;“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是材料反映的议会制度改革的成果,不是特点,故C项错误;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是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不是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故D项错误。
8.“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
答案 A
解析 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从材料内容可以得出:19世纪初的首相除了要得到议会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国王的支持,这反映出当时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故A项正确。
9.辉格党领袖格雷曾这样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把社会的中间阶层联合到上层中来,共同热爱并支持国家的制度和政府,这件事具有头等重要性。”材料中的“社会的中间阶层”指的是(  )
A.无产阶级 B.贫民
C.工业资产阶级 D.农业贵族
答案 C
解析 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故C项正确。
10.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由此推断,“影子内阁”的设置(  )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
B.降低了政党政治运行的效率
C.不利于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
答案 D
解析 A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影子内阁”是提高政党政治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方法,故B项错误;“影子内阁”的设置有效监督了执政党执政,有利于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故C项错误;“影子内阁”的设置是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表现,推动代议制的发展,故D项正确。
11.有学者将英国的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二是“效率的部分”,是对上述权威的现代运用。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英国政治制度(  )
A.具有悠久的民主法治传统
B.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C.兼顾了民主的效率和公平
D.开创了新的权威政治模式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近代确立的资本主义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即名义上保留了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但将国家的政治权力集中到议会手中。保留君主制是“尊严的部分”,“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议会主权则是“效率的部分”,体现了现代政治制度对效率和监督的追求。故B项正确。A、C两项表述片面,排除;材料是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两方面评价,开创新的权威政治模式与材料并无关系,排除D项。
12.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趋势
D.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
答案 C
解析 材料意在表达英国议会作用在缩小,与之相关的就是内阁即行政权的扩张,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阁已经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答案 (1)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2)创新: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
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结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事件。第(2)问,从材料二中的“内阁”“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可回答英国政治制度的创新;特点要结合所学这一政治制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小问,要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来回答。第(4)问,根据三则材料综合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
材料三 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政治体制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并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在18世纪以后给两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3)综合上述分析,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中:君主专制政体,皇帝总揽一切权力;英:君主立宪政体,议会掌握立法权,限制君主的权力。
(2)表现: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影响:中国清朝体制僵化、政治腐败日趋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科技的进步,落后于世界潮流。英国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政治制度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解析 第(1)问,材料说明了中英两国君主拥有权力大小不同,同时也说明了两国权力核心的巨大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差异。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直接说明中国君主专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PAGE



- 1 -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对应学生用书P29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大宪章》规定:“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得贵族的意见并得到他们的许可。”这表明《大宪章》(  )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B.根本上确立了议会主权
C.为工业资产阶级谋得一定利益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
答案 D
解析 材料“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得贵族的意见并得到他们的许可”说明《大宪章》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约束和限制,故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是光荣革命,A项错误;《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B项错误;《大宪章》产生于1215年,当时英国还没有产生工业资产阶级,C项错误。
2.1688年英国议会策划宫廷政变,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他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形成“双王共治”局面。该历史事件是(  )
A.光荣革命 B.责任制内阁形成
C.议会改革 D.《权利法案》颁布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1688年英国议会策划宫廷政变,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他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体现的是光荣革命,故选A项。
3.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依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答案 C
解析 1688年之后,英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C项。
4.“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大宪章》
C.《王位继承法》 D.《三年法案》
答案 A
解析 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故选A项。
5.根据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掌握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等大权的是(  )
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最高法院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1689年《权利法案》的规定,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故选A项。
6.英国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关于这一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使英王不再享有任何权利
B.《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权利法案》是一部专制宪法,只体现国王的意志
D.《权利法案》使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保障议会的立法权等权力,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有很大权力,A项错误;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以后,B项错误。
7.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指(  )
A.君主制在英国结束 B.英王丧失行政大权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答案 D
解析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得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丧失”错误,此时国王仍有一定行政权;C项是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8.有人认为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女王(  )
A.独断专行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答案 B
解析 女王什么都不做说明她并不独断专行,故A项错误;女王什么都不做,体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统而不治的特征,故B项正确;女王没有掌控议会,故C项错误;英国内阁是首相领导的,不是女王,故D项错误。
9.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中等阶级要求变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于是,英国(  )
A.发生了“光荣革命” B.颁布了《权利法案》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 D.改革了议会选举制度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确保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项正确。
10.英国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政制度。在这一制度下,首相的权力以下院的支持为后盾,并依靠在下院的多数优势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执行;首相的失败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所有阁员和首相一道辞职。这一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 B.两党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专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英国”“行政制度”“首相的权力以下院的支持为后盾,并依靠在下院的多数优势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执行;首相的失败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所有阁员和首相一道辞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故选C项。
11.2016年7月,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其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  )
A.英国国民选举 B.前任首相推荐
C.国王直接任命 D.她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故选D项。
12.1882年,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政治生活中(  )
A.责任内阁制影响大 B.两院制影响很大
C.两党政治影响巨大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人要么是自由党人,要么是托利党人,说明自由党和托利党形成的两党政治对社会影响大,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
13.以下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相与内阁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首相可以提请国王解散议会
C.内阁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
D.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答案 C
解析 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是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当议会通过对首相的不信任案时,首相就要下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因此A、B两项正确,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C项。
14.下列关于英国首相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世纪开始形成 B.首相行使行政权
C.首相由普选产生 D.首相由国王任命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21年沃波尔担任第一任首相,首相制度开始逐步形成,故A项正确;首相有行政权,B项正确;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经过国王形式任命,故D项正确,C项错误。故选C项。
15.为了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出示了与之相关的图示。该图反映出近代英国(  )

A.内阁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
B.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
C.英王受到内阁及首相的监督
D.责任内阁制日益发展和完善
答案 B
解析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内阁首相只掌握行政权且对议会负责,故A项错误;图中可以看出内阁首相只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并且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故B项正确;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并无实权,不受内阁和首相的监督,故C项错误;此图只是说明英国各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表明责任内阁制日益发展和完善,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除经议会同意外,国王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三段材料中的“法”是指什么?它是哪年由什么权力机构通过的?
(2)从上述三段材料看,通过这一法律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3)上述三段材料反映了这一法律文献的哪几个方面?
(4)这一法律文献的通过有何意义?
答案 (1)《权利法案》。
1689年,由英国议会通过。
(2)限制王权,以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立法权、税收权和军权三方面。
(4)它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解析 材料反映了《权利法案》从立法权、税收权和军权等方面限制了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1)问,可以从三段材料的大意——限制王权方面进行判断;第(2)问,回答《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第(3)(4)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权利法案》的内容和意义。





PAGE



- 1 -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等级提升]
一、选择题
1.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里的“怪物”是指(  )
A.联邦体制的国家 B.邦联体制的国家
C.君主立宪制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
答案 B
解析 联邦体制下中央权力大,与材料中“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不符,故A项错误;按《邦联条例》,美利坚邦联议会和中央政府没有实权,不能统一管理国家,而各州的权力却很大,形成各州指挥中央的局面,与材料中“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相符,故B项正确;美国独立后并未出现君主,也未实行君主立宪制,而是共和制,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制是国家政体,而材料体现的是国家结构形式,故D项错误。
2.1787年,美国政治家约翰·杰伊说:“一个引起战争可能性更小的全国性政府,相比几个规模更小、不安全因素更多的成员国政府来说,显然最有利于民族的安全。”这表明约翰·杰伊认为(  )
A.联邦政府更利于维护国内和平
B.联邦政府享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邦联制政府无法抵御外来侵略
D.独立战争加剧邦联体制的解体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全国性政府”是指联邦政府,“成员国政府”是指邦联制政府,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联邦政府更利于维护国内和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联邦政府享有对外宣战的权力”,故B项错误;“邦联制政府无法抵御外来侵略”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1787年,独立战争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
3.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简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十四之共和国”指的是美国地方州,“为一共和国”指的是美利坚合众国,材料反映了美国联邦制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
4.2018年3月,在时任美国内阁成员、国务卿蒂勒森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公布了新任国务卿的人选。不久,蒂勒森被解雇。特朗普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
B.表明总统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C.符合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体现出总统的行政权力不受制约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有权任命和解雇联邦政府官员。材料中特朗普的行为符合宪法规定,是在行使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并未加强行政权,故C项正确,A项错误。内阁只是美国总统的辅助机构和下属,总统可随时任免内阁成员,二者矛盾并非不可调和,B项错误;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相互制约,D项错误。
5.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总统需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D.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答案 D
解析 材料说明总统颁布的法案受到法院的限制,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美国是分权制衡;B项说法错误,总统对宪法负责;C项说法错误,美国中央权力高于地方。
6.1789年冬,美国总统华盛顿到达波士顿,准备参加马萨诸塞州州长汉考克的晚宴,但因汉考克称病没有拜访总统,华盛顿最后取消了参加晚宴的安排。华盛顿此举意在(  )
A.表明两人政治立场的对立
B.划清中央与各州的政治权限
C.突出美国总统的个人权威
D.维护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威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1789年冬”“因汉考克称病没有拜访总统,华盛顿最后取消了参加晚宴的安排”可以看出,华盛顿和汉考克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中央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华盛顿此举意在维护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威,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两人之间的政治对立,排除A项;中央与各州的权力划分是宪法规定的,且材料未体现二者的权力划分,排除B项;华盛顿维护的不是个人的权威,而是中央政府的权威,排除C项。
7.王建勋指出:“签署1787年宪法的39人中(55位代表),可能没有一个人对最终的版本是完全满意的。就像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的那样,他自己对这个宪法里的一些内容也不满意,但是,人们起草不出来一个完美的宪法,起草不出来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宪法,于是他就签署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
A.1787年宪法是不完美的宪法
B.黑人和妇女享受不了平等权利
C.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
D.1787年宪法的签署具有妥协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满意的”“他自己对这个宪法里的一些内容也不满意”“起草不出来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宪法”可知,1787年宪法的签署具有妥协性,D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8.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试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对1787年宪法“创造性胜利”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建立了权力制衡的政府体制
B.使美国正式建国,成为联邦制国家
C.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D.议会由选民选出,限制总统权力
答案 B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A、C、D三项表述均正确。美国建国标志是1776年通过《独立宣言》,不是1787年宪法,故B项符合题意。
9.美国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番话:“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这说明富兰克林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
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
答案 C
解析 富兰克林通过对美国选举中当选议员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对忽视穷人利益行为的辛辣嘲讽。C项正确。
10.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作者意在说明(  )
A.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B.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C.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D.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答案 C
解析 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限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是评价民主制度的不足,故B项错误;民主的发展,使限制国家权力变得越来越困难,说明宪政与民主存在冲突,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民主开始得势之后”得出民主制度已经确立,故D项错误。
11.1865年美国通过第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为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该规定(  )
A.为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
C.加强了公民与联邦政府的联系
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
答案 C
解析 美国通过第14条宪法修正案是在南北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得出限制州的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是规范合众国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限制州对公民权利的限制,保障公民的权利,故C项正确;这个法律条款能够保障黑人的权利,但是没有消除美国的种族歧视,故D项错误。
12.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的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像灭绝空气一样荒唐”。这说明(  )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美国的民主政治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可知,在此作者强调自由像空气一样是必需的,自由孕育民主(党争),因此民主政治的建立,不能破坏人们的自由,而应该基于自由,故A项正确。材料侧重点在于强调党争是伴随个人自由的,而非要保护党争,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故C项错误;材料未讨论政党政治对社会的影响,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下面是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中联邦制的漫画和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说明美国的制度创新。
(2)指出材料二中漫画对美国“联邦制”理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二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 (1)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写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民主共和制也可)
(2)问题:漫画没有准确地表现出联邦制的特点。
说明: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3)理由: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
原因: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独揽行政权,故内阁地位提高,可能妨碍总统行使行政权。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第(2)问,第一小问,漫画意在说明美国联邦制中央集权的特点,美国联邦制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漫画没有准确地表现出联邦制的特点;第二小问,根据“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无法定运行机制”得出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第二小问,从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一角度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人使自己拥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的社会制度),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机会面前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当英国统治者将本土不征收的税收强加给殖民地时,美国人民对此就越觉得不可忍受,于是他们革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
——茅琦《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是什么?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3)分析材料三,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制度:总统制共和制。
依据:1787年宪法。
(2)美国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3)示例:同意。理由: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如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仍允许黑人奴隶制的存在。
不同意。理由:1787年宪法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如确立联邦制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
解析 第(1)问,由“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可知,作者更关注的是其另一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据此分析,“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指美国独立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起的代议制政体。第(2)问,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原则进行回答。第(3)问,结合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或局限性加以阐述。






PAGE



- 1 -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对应学生用书P33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  )

A.英国经济封锁 B.社会动荡不安
C.邦联制的存在 D.财政政策混乱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实行邦联体制,使各邦不能紧密团结在一起而造成国家四分五裂,故选C项。其他三项从漫画中无法得出。
2.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答案 B
解析 材料“邦联政府……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邦联政府无权征税,A项错误;邦联政府是13个州结成的联盟,获得了各州认可,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各州的分离倾向,D项错误。
3.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为此,他主张(  )
A.加强中央集权 B.取消地方自治权
C.实行三权分立 D.推行两党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华盛顿认为,邦联政府权力较弱,有名无实,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加强中央集权,并不一定要取消地方自治权,1787年宪法亦规定地方有一定自治权,排除B项;三权分立与两党制出现在1787年宪法制定之后,排除C、D两项。
4.美国每届总统当选后,都应当宣誓或誓愿:“我郑重宣誓,我必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我最大的能力,维持、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这说明(  )
A.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 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美国总统恪守职责 D.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在宪法范围内行使总统职权,故美国总统对选民和宪法负责。故选A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
答案 B
解析 联邦制原则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从宪法的条文中可以看出,各州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原则,故B项正确。共和制是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的;分权制和权力制衡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因此A、C、D三项错误。
6.托克维尔认为:美国实行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美国的联邦制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故选D项。A项表述不全面,B项材料未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7.美国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联邦和州政府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权力,各自在独立的权力范围和制度体系内活动。美国这一制度(  )
A.规范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
B.说明总统命令在各州无效
C.使中央政府长期混乱不堪
D.确立起三权分立的体制
答案 A
解析 材料“联邦和州政府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权力,各自在独立的权力范围和制度体系内活动”反映出美国确立联邦制,明确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故A项正确。B、C两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属于中央政府权力运作特点,排除。
8.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与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各项权利,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予以保留。”该规定(  )
A.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促进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D.削弱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宪法未授与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各项权利,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予以保留”说明美国宪法给予各州一定的自主权利,这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故选A项。
9.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宪法的(  )
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平等原则
答案 B
解析 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是政府首脑,但其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选B项。
10.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统行使行政权 B.最高法院行使立法权
C.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D.美国成为联邦制国家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高法院应该行使司法权,立法权应归国会。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1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
B.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要优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
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
答案 A
解析 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故A项正确;两国政体都是适应本国国情的产物,无优劣之分,B项错误;英国的政府首脑是首相,由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并非世袭,C项错误;“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普遍原则,D项错误。
12.著名历史学家刘祚昌教授认为:1787年宪法是“美国第一次革命的一项重大成就”,是一部“进步”的宪法。他的理由可能是(  )
①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具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④调和各种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杜绝了绝对权力的出现,①正确;规定总统和议员都是由选举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美国的民主,②正确;③说的是1787年宪法的消极方面,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则,调和了美国大小州、南北方、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④正确。故选C项。
13.18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一个制定新宪法的运动在美国勃然兴起。但直到1786年,南方种植园的政客们仍对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怀有戒心,对这个运动持观望态度。以下1787年宪法的内容中,有助于打消这些人“戒心”的是(  )
A.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B.保留奴隶制,将黑人以3/5计入人口总数
C.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D.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南方种植园的政客们对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怀有戒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允许奴隶制度存在,将黑人以3/5计入人口总数,保证了南方奴隶主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妥协,打消了南方种植园主的“戒心”,故选B项。
14.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的联邦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可知,托克维尔认为美国的联邦宪法只适用于美国而不具有普适性,简单地移植或复制必然会失败,故选B项。
15.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画家纳斯特的漫画中,分别以“驴”和“象”讽刺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索性被两党作为本党的代表。“驴象之争”成为美国两党斗争的代名词。这两个政党(  )
A.根本利益相同 B.执政政策相同
C.形成于独立战争时期 D.代表了各个阶层利益
答案 A
解析 驴”和“象”分别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党派是美国利益集团竞争的表现,实质上都代表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两党的根本利益相同,故A项正确。两党的执政政策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两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C项错误;两党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并不代表各个阶级利益,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间的关系。它体现出1787年宪法的哪一重要原则?
答案 (1)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对政府要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
(2)关系: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分属总统、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它们之间相互制约: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也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批准,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符合宪法。
原则:分权与制衡。
解析 第(1)问,麦迪逊指出了政府和监督机制存在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要正确识别并解读示意图,理清各框图之间的内在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三者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表述清楚即可。






PAGE



- 1 -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等级提升]
11.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
A.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B.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
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D.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答案 D
解析 左派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其共和主张基本实现,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右派的主张,故C项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所以双方都不太满意,故在冷漠中通过,故D项正确。
12.1877年,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西蒙辞职,另行组建君主派内阁,解散对新内阁投不信任票的众议院。但是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麦克马洪被迫于1879年辞职,共和派控制的议会接管了政府。上述过程说明了(  )
A.总统违背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B.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
C.共和制度通过宪法形式确立
D.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麦克马洪为保护君主制而罢免支持共和制的总理,解散众议院,发起合乎宪法的“政变”。而共和派在民意支持下,重掌组阁权和议会,使复辟共和制的努力流产,共和制得到进一步巩固,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的规定,总统有权任免部长等高级官员,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可知材料中总统的行为并未违宪,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颁布后,君主派仍试图复辟帝制,共和制度尚未完全确立,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斗争,未体现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政坛,排除D项。
13.某同学在学习“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课题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对该国体制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元首仅是国家的象征
B.立法权与行政权独立平等
C.帝国议会所起的作用很小
D.宰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皇帝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由此可以判断为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德国,德皇为国家元首,有实权,宰相由皇帝任命;皇帝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行政权对立法权有所控制。故排除A、B、D三项,选C项。
14.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的。”这句话从本质上揭示了德国(  )
A.经济基础薄弱 B.军国主义根深蒂固
C.钢铁工业发达 D.普鲁士地位特殊
答案 B
解析 材料“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反映出军国主义是德国的立国基础。故选B项。
15.下面漫画中,组成木桶的木条代表德意志各邦,箍桶的铁条代表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此漫画的寓意是(  )

A.以法律的形式巩固联邦的统一
B.以君主专制维护联邦统一
C.联邦议会的权力高于帝国议会
D.君主专制取代民主法治
答案 A
解析 从漫画与题干描述可以看出:联邦的统一是由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来巩固的,故选A项。B、C、D三项不能从漫画中反映出来,排除。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资产阶级)凭借日趋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以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重新提出了对政权的要求。……在(19世纪)70年代,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此外,君主派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一个王位,三个王位觊觎者)、共和派内部的相对一致以及共和派采取的正确的斗争策略(分化瓦解君主派、积极争取军队和农民等),都对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起了重要作用。
——让·马蒂耶《法国史》
材料二 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结果,使德意志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容克地主)把在“解放农民”过程中获得的大量土地和赎金,用于经营资本主义商业性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些容克从“佩剑的骑士”一变而为“财富的骑士”,商业市场、国家关税、民族统一等,才是他们休戚相关的头等大事。正是这样的新变化,使普鲁士逐渐成为“一个非资产阶级分子日益资产阶级化的国家”,成为最终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中心”“战场”。
——奥茨门特《德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兰西共和制最终确立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一个非资产阶级分子日益资产阶级化的国家”的含义,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德两国走上政治近代化道路的不同方式,并分析其对两国政治走向的影响。
答案 (1)随着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他们强烈要求扩大政治权力;共和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君主派内部的分裂;共和派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
(2)含义:“非资产阶级分子”指的是容克地主,即容克地主推动普鲁士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原因:虽然容克地主不是资产阶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渗入农村,容克地主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资产阶级化的容克地主在经济利益上与资产阶级接近,所以成为德意志统一和政治近代化的推动力量。
(3)方式:法国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方式。
影响: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反封建相对彻底。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逐条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理解容克地主推动德国完成统一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概括原因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是通过多次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共和制;法国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工人、农民广泛参与,因此,反封建比较彻底。而德国是由容克地主领导完成统一,进而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因此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具有军国主义色彩。






PAGE



- 1 -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对应学生用书P37                

[学业达标]
1.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反封建性 B.法制化
C.渐进性 D.普选制
答案 B
解析 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体现的是英、美、德、法四个国家都制定了确立代议制的法律,这反映了法制化的特点,故选B项。
2.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说明(  )
①由封建专制到共和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④是不正确的,正是由于法国人民长期的支持和不懈的斗争,共和制才得以最终建立。排除所有含④的选项,故选A项。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C.总统对议会负责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答案 D
解析 材料信息“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体现了总统的行政权对议会立法权的制约;从“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可知,总统的行政权受议会限制,故选D项。A项中的“控制”说法错误,B项说法太过片面,C项说法错误,均排除。
4.以下是某位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某国部分宪法条文,其最有可能来自(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由“共和国总统”可排除A、D两项,因为英、德实行君主立宪制;从总统的产生方式和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可进一步排除B项,因为美国总统由各州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只有C项与材料相符,故选C项。
5.在西欧国家确立近代民主制度的过程中,有一个国家是“通过剑,由一个邦支配其余各邦”完成的。这句话描述的是(  )
A.英国宫廷政变 B.美国确立联邦宪法
C.法兰西共和之路 D.德意志统一之路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并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故有“由一个邦支配其余各邦”之说。故选D项。
6.“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部长是首相的助手。只要得到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皇帝”“帝国的监护人”说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与之相符的是《德意志帝国宪法》,故B项正确。A项是英国;C、D两项中不涉及皇帝问题。
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A.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B.是帝国的立法机构
C.实行专制统治
D.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答案 A
解析 材料“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说明帝国议会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故A项正确。
8.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

A.发展历程曲折
B.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军国主义分子干扰
答案 B
解析 从图片中“封建主义”“军国主义”等信息可知,漫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故选B项。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D两项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不完整,均排除。
9.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总统 ①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②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③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80年代法国实行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是国家元首;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德皇是德国的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实行终身制。故D项正确。
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两国代议制的相同点是(  )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元首拥有大权
C.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D.代议制都名不副实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掌握行政权和军权,权力较大;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由世袭产生,是国家权力中心和最高统治者,宪法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内阁被皇帝控制。故B项正确。






PAGE



- 1 -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水平测试
对应学生用书P10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被英国的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主要是因为(  )

A.政变主要是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之间的一场妥协
B.政变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
C.政变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政变结束了查理二世的统治
答案 B
解析 “光荣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势力妥协的产物,它使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稳定了下来,而且政变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故B项正确。
2.“在其他国家,现代政治似乎与中世纪割裂,中间缺少平稳的衔接;而在□□,现代政治就产生于传统之中,显得如此自然、如此吻合。”材料中,□□最可能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现代政治就产生于传统之中”体现了现代政治与传统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体现在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中,君主制和议会制等是英国的传统,而两者有机结合又形成了现代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故D项正确。
3.1701年,议会颁布了《王位继承法》,限定了国王的继承顺序和宗教信仰,重申国王必须遵守法律。议会还对革命期间处死国王等事进行了合法追认。这表明(  )
A.王权被进一步削弱 B.资产阶级统治真正确立
C.国王成为虚君 D.天主教会被驱逐出英国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进一步限制,议会权力扩大,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问题,排除B项;材料仍在强调限制王权,国王并未成为虚君,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天主教会的问题,排除D项。
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尽管1832年议会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1832年议会改革(  )
A.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B.改变了国王把持议会的政治局面
C.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更多席位
D.巩固了贵族阶层在议会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席位分配中获得了更多席位,这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故C项正确。A项是指1688年的“光荣革命”,排除;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故B项错误;材料“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说明D项错误。
5.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以上这些现象表明(  )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答案 A
解析 根据“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议会……微弱”可以看出,材料主旨是在强调19世纪末期英国议会权力的弱化,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英国政治制度本身没变,只是权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排除C项;议会依然限制内阁,只是限制的权力弱化,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如果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依据传统和法律,内阁可选择(  )
A.要么下台,要么解除首相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C.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让英王下台
D.要么下台,要么由英王代理首相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通过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故B项正确。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A项错误;英王世袭,终身制,C项错误;英王“统而不治”,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7.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
A.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
B.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答案 A
解析 约翰·亚当斯认为美国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而“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可知,他认为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故选A项。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实践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不是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故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不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故排除D项。
8.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废除君主立宪制
B.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C.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D.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松散的邦联制下美国如一盘散沙,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改变松散的邦联制、建立强大统一的联邦制国家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所以华盛顿信中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故C项正确。
9.自1789年到2003年,美国总统共用了1484次常规否决,国会推翻的否决为106次,大约有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这表明(  )
A.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大 B.美国难以实现权力制衡
C.政府遵循美国宪法原则 D.联邦总统维护选民利益
答案 C
解析 材料“大约有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说明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有力制衡,并非不断扩大,排除A、B两项;材料所述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总统维护选民利益,排除D项。
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
A.强化总统权力 B.防止个人专制独裁
C.加强国家权力 D.建立联邦制国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1787年宪法的规定主要针对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问题,目的在于加强国家权力,以扭转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故选C项。
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国会的征税权、举债权和拨款权,国会运用此三项权利征收联邦税、发行公债以及为联邦政府开支授权和拨款。由此可知(  )
A.国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B.制约与平衡原则遭到了破坏
C.国会的主要职责是调节财政
D.国会依法在财政上制约政府
答案 D
解析 材料“宪法规定了国会的征税权、举债权和拨款权”“国会为联邦政府开支授权和拨款”说明政府的财政受到国会的制约,D项正确。美国的权力中心是总统,A项错误;该规定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B项错误;国会的主要职责是立法,不是调节财政,C项错误。
12.美国的先贤们认为:“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以下各项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B.国会复议被总统否决的法案,若以2/3的多数通过此法,即为有效
C.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D.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
答案 B
解析 “国会复议被总统否决的法案,若以2/3的多数通过此法,即为有效”体现了国会与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符合题意,故选B项。“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是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落后内容,体现的是对南北方州际之间利益的平衡,没有体现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排除A项;C、D两项分别体现了国会议员和总统的选举规则,均未体现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排除。
13.关于下列两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美国两党政治 ②体现了制衡机制 ③两党矛盾不可调和 ④两党的本质相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驴代表民主党,象代表共和党,①正确;“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体现了制衡机制,②正确;“驴象本一家”,说明从本质上两党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项。
1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 B
解析 天赋人权是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信仰、习俗、文化或政府来赋予或改变。但1787年宪法规定“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人为地对人及人的权利进行了划分,践踏了人生来就有的平等、自由等权利,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故选B项。
15.1877年5月,麦克马洪任命布罗伊组阁,但众议院共和派议员一致对布罗伊内阁投了不信任票。麦克马洪则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于6月22日解散了众议院。据此可知,麦克马洪(  )
A.为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
B.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
C.可以随意解散参众两院
D.可以独立决定内阁去留
答案 B
解析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材料中麦克马洪的做法符合宪法规定,B项正确。麦克马洪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并不是为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A项错误;法国总统不能随意解散参众两院,C项错误;总统不能独立决定内阁去留,必须经过众议院同意,D项错误。
16.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  )

A.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
B.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C.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D.完善三权分立体制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革命的过程艰难曲折,封建势力一直比较强大,所以,发布宪法修正案的直接目的是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故选A项。法国大革命已经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限制封建势力,不能体现进一步打击封建势力,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完善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
17.关于法国大革命,学者们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保守派学者认为“法兰西岂止丧失了旧政府,简直丧失了一切政府”。民主派学者则认为“这是公正的反抗,永恒正义的为时已晚的来临”。这两种观点都(  )
A.否定革命的正面作用 B.赞同革命带来的变化
C.强调了革命的正义性 D.承认革命改变了法国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法兰西岂止丧失了旧政府,简直丧失了一切政府”“这是公正的反抗,永恒正义的为时已晚的来临”可知法国大革命改变了法国政体,故选D项。材料中民主派对革命持肯定革命态度,排除A项;材料中保守派对革命持否定态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革命对法国社会的改变而非革命本身的特点,排除C项。
18.丁建宏教授在《德国通史》中提到一个微妙的历史细节: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代表团赶到凡尔赛,请求授予威廉一世“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头衔,……他(威廉一世)问俾斯麦:“这些家伙是来干什么的?”得知各邦的君主都同意新宪法以后,威廉一世才接见了帝国议会代表团。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帝国议会拥有较大的权力,可以任命官员
B.代表民主的议会,臣服于专制君主的铁腕
C.德意志式的立宪会议制度具有特殊性
D.象征统一国家的宪法,要征得各邦君主首肯
答案 A
解析 德国君主立宪制之下,皇权为实,议会权力很小,故A项错误。
19.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 D
解析 1895年的德国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据此分析可知D项符合当时德国的政治特征。
20.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以下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答案 C
解析 两图分别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美国三权分立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君主专制,未彰显权力制衡理念,A项错误;两国代议机关议会、国会的职能都是立法,B项错误;美国总统没有绝对权威,D项错误;德意志的帝国议会和美国国会都是选举产生,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故选C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1.(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
(2004年7月4日)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为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3)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6分)
(4)根据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2分)
答案 (1)全新的政体: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3分)创新: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民主共和制)。(3分)
(2)“笼子”指的是制约总统的各项制度。(2分,其他大意相同酌情给分)
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总统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实行三权分立体制。(6分)
(3)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中心是皇帝;皇帝有权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帝国议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议会无足轻重,它只是给德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6分)
(4)政治民主化。(2分)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英国革命”“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等关键信息,可知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君主立宪制;从材料一“以权力制约权力”可知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的创新指的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第(2)问,材料二中布什认为自己“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反映了总统的权力受到制约。联系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指出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第(3)问,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含义是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浓厚的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度。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具体说明。第(4)问,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政治民主化。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7世纪前半期,北美殖民地创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了议会。在北美的特殊环境下,它比英国议会有更大的民主性。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地方自治盛行,当地居民直接参政、自己管理自己而不受外来权威干预。事实上早在北美独立战争打响前半个世纪,生活在北美大陆的人民早已经习惯了选举与投票。当共和民主概念深入人心50年后,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拒绝那顶看上去很美的“王冠”。
——凤凰网《华盛顿真是“因美德拒绝王冠”?》
材料二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拒绝“王冠”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德、法两国在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方面的差异。(6分)
答案 (1)原因:北美在殖民地时代具有良好的民主共和的政治传统,君主制没有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华盛顿的个人因素,较高的政治觉悟,不贪恋权位。(8分)
(2)方式:前者世袭,后者由选举产生;关系:前者控制议会,后者对议会负责。(6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原因、政治基础等角度回答,注意不要忽视华盛顿个人原因。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23.(24分)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至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几种类型?(6分)
(2)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一谈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原因。(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特征?(8分)
答案 (1)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法国1875年宪法;材料三: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材料四: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类型:英、德是君主立宪制,美、法是民主共和制。(2分)
(2)异:英国国王是虚君,权力受到议会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议会受到皇帝控制。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6分)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分)
(3)选举制、议会立法、三权分立(或权力的制约平衡)、政党政治。(8分)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材料内容分别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第(2)问,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材料四反映的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二者政体相同,但君主权力不同。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PAGE



- 1 -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易混易错+高考体验
对应学生用书P39                

[易混易错]
1.《大国崛起》中指出,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所以光荣,在于它没有流血,更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来未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在于它的过程不像一场革命,而在于它的结果是地地道道的革命。这主要说明“光荣革命”(  )
A.以理想方式实现了政治变革社会发展
B.推动了英国社会转型的政治进程
C.使英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君主立宪制
D.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答案 A
解析 光荣革命“完成了1640年以来未完成的历史任务”,并且通过不流血的和平政变,使英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近代民主制度的转变,以理想方式实现了政治变革,促进了社会发展,故选A项。材料强调光荣革命以特殊方式推动社会转型,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是《权利法案》的颁布,排除C项;提高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排除D项。
2.《欧洲文化史》认为:“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答案 D
解析 寡头政治,即少数人掌握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政治权力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广大人民没有选举权,故选D项。1689年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已经掌握政权,故A、B、C三项错误。
3.19世纪末,久居英国的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写道:“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恩格斯意在强调英国(  )
A.议会改革没有实际意义 B.资产阶级尚无政治权利
C.政治有浓厚的贵族色彩 D.国家机构的设计不合理
答案 C
解析 材料“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说明英国虽然已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资产阶级却没有掌权,其政体仍然带有浓厚的贵族色彩,C项正确。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具有重大意义,A项错误;此时资产阶级已获得了较多政治权利,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国家机构的设计,D项错误。
4.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议会权力遭到削弱
C.首相没有行政权力 D.君主尚有一定权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拥有较大权力,经过不断地改革,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故D项正确。从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国王的权力就受到了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首相与国王的关系,未反映出议会权力遭到削弱,且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力,故C项错误。
5.2017年7月25日,美国众议院以419票赞成、3票反对的绝对多数通过新法案,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和乌克兰危机等为由,追加对俄相关个人和实体的经济制裁。尽管特朗普总统认为该法案存在缺陷,但他并未否决。据此可知(  )
A.国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总统无权否决国会的法案
C.总统与国会间既有分歧也有合作
D.总统与国会立场始终一致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宪法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行使,又互相制约。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故A、B、D三项错误。材料“总统认为该法案存在缺陷,但他并未否决”说明总统与国会间既有分歧也有合作,故C项正确。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和各州如果不认可最高法院的裁决,可以联合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将其推翻,也可以重新通过被法院判定为违宪的法律。这说明(  )
A.司法独立有待进一步完善
B.国会与法院间的矛盾尖锐
C.权力制衡遵循了法治原则
D.各州有权拒绝法院的裁决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的制衡;根据材料可知权力制衡遵循了法治原则,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权力制衡遵循了法治原则,而不是司法独立有待进一步完善,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若不认可最高法院的裁决,国会和各州可采取制衡措施,而非国会与法院间的矛盾尖锐,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各州政府要服从法院的裁决,排除。
7.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致一执政党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
A.两党应该保持根本原则的一致
B.两党轮流执政给国家带来危险
C.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原则分歧
D.两党存在分歧有利于国家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那就太危险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材料意在强调两党应该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故选A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有利于国家发展,B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并无原则分歧,C项错误;材料强调两党若存在原则分歧,将不利于国家发展,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8.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并由此一直稳定下来直至二战期间没发生过根本变动,其根本原因是(  )
A.法国经历了暴风骤雨的革命洗礼
B.法国人民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法国出现了强大的政治稳定力量
D.法国完成工业革命阶级力量变化
答案 D
解析 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后,这部宪法沿用了近70年,其根本原因是法国完成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逐渐强大,阶级力量发生变化,D项正确。法国经历了革命洗礼不是根本原因,A项错误;法国人民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属于思想方面的影响,B项错误;“法国出现了强大的政治稳定力量”与材料和事实都不相符,C项错误。
9.恩格斯指出:“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联邦会议表面上拥有立法权,但实际上被皇帝控制。在这种权力格局下,可能存在的就只有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的宰相责任制。宰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
10.“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
A.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B.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议会享有立法权”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德国政体中民主的一面,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可知,作者并未强调德国政体的专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表明帝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议会的作用,议会不一定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C项错误。
[高考体验]
1.(全国卷Ⅰ)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安妮女王可以更换执政党,表明国王仍然拥有较大权力并可干涉行政权,这体现出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故B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已确立了议会限制王权的原则,A项错误;英国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是在1721年沃波尔担任内阁首相后,C项错误;《权利法案》没有限制国王行政任免权的有关规定,故D项错误。
2.(浙江高考)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的传统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这表明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3.(全国卷Ⅰ)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宪法始终表明”可知,当时英国国王的权力由宪法确定;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国王仍保留了某些名义权力,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可排除C项。
4.(全国卷Ⅱ)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总统亚当斯免除了皮克林内阁成员的职务,这符合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的宪法规定,故C项正确。总统对内阁成员行使免职权,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并未因此加强,A项错误;内阁是总统的下属机构,权限明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皮克林的党派属性,也未反映其是因党派之争被免职,D项错误。
5.(北京高考)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选民“分裂成不同的集团”等信息可知,这是美国两党制的起源。此时美国已经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政府和国会,确立了共和制,排除A、C、D三项。
6.(江苏高考)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 (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 (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 (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制宪会议中,围绕国会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方案,最终方案的确定兼采了几种方案的合理之处,体现了妥协的艺术,故应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
7.(北京高考)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 A
解析 根据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可知,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但如果国会重新表决,以2/3以上的多数通过的话,则总统否决无效,该法案将自动生效,故A项正确。
8.(全国卷Ⅲ)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但却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法国政体发生了变化,总统权力增加,这一政体的变化有利于稳定政局,故选A项。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戴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为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9.(江苏高考)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 D
解析 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属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立宪和专制相结合,“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故D项正确。A项主要涉及立法权行使问题,故排除;B项没有涉及代议制,排除;C项体现的是专制,排除。
10.(全国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答案 A
解析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他们掌握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项。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德国没有发动对外战争,排除D项。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