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意 图
【导入】图片导入,用南方与北方的图片来导入本课。
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南方与北方的气候差异。
导入
【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值一。下面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图2-22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来总结我国南北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总结我国一月南北气温的分布特点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度】前面我们学习过等高线,下面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叫等温线?
答: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我们称之为等温线。
知识迁移能力的考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引导】那么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普遍高温呢?
答: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知识迁移能力的考察
【板书】二、温度带
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大,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习惯上以活动积温为指标,划分了五个温度带。
【引导】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
什么是活动积温?
学生对照中国温度带划分图,由南向北依次认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以及高原气候区所包含的主要地形区。(此部分内容为本节重点、并且与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以及地形图相互联系、可充分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并巩固所学。)
答: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学生阅读、教师讲解。强调一年中≥10℃时日均温之和。)
阅读p35、认识不同温度带的主要作物及其熟制。(阅读后教师可自北向南依次展开介绍。强调“熟制”、春小麦与冬小麦。)
出示不同温度带的活动积温,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板书】三、干湿地区
1、降水量和蒸发量
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
中国年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
找出并勾画800、400、200mm等降水线。
总结出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
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读中国4个城市的降水量逐月分配柱状图。
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归纳出它们所大致反映出的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答: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学生对照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地图,由南向北依次认识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主要分布地形和天然植被
详细了解、训练学生读图能力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意 图
【板书】四、中国的气候类型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我国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活动:
1、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 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农业经营,使我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温度带
降水与干湿地区
主要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