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8 17: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课前问:
1、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其目的一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二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谈判结果签订(双十协定)。
2、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3、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4、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区,坚持展开大规模的(运动)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课前问:
1、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 )到( )进行谈判,其目的一是为发动内战( ),二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 ),谈判结果签订( )。
2、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 ),全面内战爆发。
3、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 )和( )。
4、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区,坚持展开大规模的( )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 )和( )。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
解放区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时间 地点
政策
依据/措施
内容
路线
结果
意义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1947年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①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共产党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
平均地权
八七会议中,通过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毛泽东在井冈山以开展土地革命为中心,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爆发:
防御:
反攻:
决战:
推翻国民党政权:
1946.6——中原解放区。
①全面进攻。1947.3
②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夏
陕北
山东
南京
大别山
武汉
刘邓大军
时间
地点
人物
部队
结果
意义
1947年夏
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1、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前国民党军五大集团分布图
.
沈阳
北平
徐州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华东地区
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被动防御作战。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军队

机动 兵力
后方
士气
兵力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130_280 万
430__365 万
优于 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形势
装备
主动
被动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
A.兵力对比:
B.敌军态势:
C.我军态势:
D.战局延伸:
 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
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  
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请推测
时 间
作战区域
重要地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战 术
歼 敌 数
结 果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东北
锦州、沈阳、长春
锦州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辽沈战役为什么先攻打锦州?
时 间
作战区域
重要地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歼 敌 数
结 果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解放了东北全境
东北
锦州、沈阳、长春
47万,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国民党
时 间
区域
重要地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歼 敌 数
结果/作用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徐州
55万余人
华东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徐州
海州
商丘
双堆集
碾庄
蚌埠
陈官庄
猛虎掏心
围城打援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 工 543万人
担 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 畜 76.7万头
船 只 8500只
筹 粮 9.6亿斤
挑 子 20.6万副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时 间
作战区域
重要地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歼 敌 数
结果/作用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华北
北平、张家口、天津
52万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瓮中捉鳖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部接受改编,北
平和平解放。
党中央为何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
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3)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
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
了良好的范例。
时 间
作战区域
重要地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歼 敌 数
结果/作用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华北
北平、张家口、天津
52万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三大战役 时间 指挥者
及部队 结果
意义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1948.9—11
1948.11——
1949.1
1948.11——
1949.1
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
刘邓陈粟谭(中原、华东解放军)
林、罗、聂(东北、华北解放军)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①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②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上海
江阴
湖口
南京
浙 江


江 苏
江 西
渡江战役示意图


渡江战役
时间
部队
开始标志
结果
1949年4月
百万雄狮过大江
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人民解放军
爆发:
防御:
反攻:
决战:
推翻国民党政权:
1946.6——中原解放区。
①全面进攻。
②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沧桑南京
①1842年,《南京条约》,近代史开始。
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于此。
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此。
⑤1937年12月13日,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⑦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
⑥1940年3月汪精卫建伪国民政府。
列举近代史上台湾的两次离合
1.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
2.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占领台湾至今。
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共产党
能在短短三年内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得民心者得天下”
1.毛泽东军事指挥得当。
2.解放军英勇奋战。
3.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4.国民党失去民心。
课堂小结
结果:人民分得了土地,支持革命
辽沈战役
内战爆发
时间:1947年
土地改革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淮海战役
时间:1949年4月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平津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