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碳的单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 等。其中_____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__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这两者物理性质的差异是因为 。 由此说明 ______ 决定物质的性质。
课前复习
金刚石
石墨
C60
金刚石
石墨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物质结构
金刚石的结构
石墨的结构
因为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由碳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完全一样的。
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性大,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是也各有不同呢?
想一想
第二课时 :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云浮市太平镇共成中学 张冠红
新知导引
字画久不褪色
木炭燃烧
焦炭冶炼金属
图中信息分别反映单质碳的什么化学性质呢?
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为什么至今还保存完好而不褪色呢?
古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提示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到4个或失去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稳定性
一、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不活泼
?
7
如果升高温度,碳单质是否还能保持稳定?
考考你
木炭燃烧
木炭燃烧体现了碳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
1、可燃性
二、升高温度
1、 可燃性
(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 。
(1)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 。
氧气浓度不同燃烧现象不同,氧气量不同呢?
2C + O2 2CO
点燃
CO2
CO
C + O2 CO2
点燃
拓展:
一氧化碳有毒。
燃烧放热,碳可做 。
冬天用煤取暖
一定要注意通风。
学以致用
燃料
寒冬时,人们常常将门窗紧闭,用木柴或煤(主要成分都是碳)来取暖,经常会发生CO中毒的事故。
焦炭冶炼金属
2、还原性
碳的还原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2、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碳与氧化铜反应
【思考1】火焰上罩网罩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3】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石灰水中取出导 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思考4】为什么要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倒出试管里的粉末?
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防止石灰水倒吸进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
碳与氧化铜反应
【思考2】为什么要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检验产物二氧化碳。
均为黑色固体粉末
加热
高温
红色
Cu
CuO+C Cu+CO2
高温
2
2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反应条件:
固体生成物
颜色
气体生成物
CO2
CuO+C Cu+CO2
高温
2
2
↑
还原反应
还原性
碳: 得氧,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氧化铜: 失氧,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谁夺去了CuO的氧?
在反应中能夺取氧,说明这种物质有还原性。
学以致用
4Fe +
2Fe2O3 +
3C
高温
3CO2↑
Cu +
H2+ CuO
H2O
△
指出下列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Cu +
CO+ CuO
CO2
△
C、CO、H2为三种常见的还原剂
C + CO2
高温
2CO
碳还原性的应用
冶金:用焦炭炼铁。
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可燃性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性)
C + O2 CO2
点燃
2C + O2 2CO
点燃
CO2 + C 2CO
高温
2CuO + C Cu + CO2↑
高温
2Fe2O3 + 3C 4Fe + 3CO2↑
高温
(与氧气的反应)
(与氧化物的反应)
课堂练习
1、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是
相同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 。
稳定
增强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 和
CO
CO2
知能训练
知能训练
1.书写档案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理由是( )
A. 单质碳不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
B.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D. 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
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性 D.还原性
B
B
知能训练
3.在埋木电线杆前,要把埋入地下的一段用火将表面微微
烧焦,这是因为( )
A.防止触电
B.烧焦变成木炭有导电性
C.防止木材腐烂
D.比较易埋入
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
的是( ) A.CO B.CO2 C.O2 D.CuO
C
A
知能训练
5. (2016年广西南宁中考)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
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
中撤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