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届高三期末考试?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届高三期末考试?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4-02 06: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牡丹江一中
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
地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合计50分)
读图1,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bcd四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dbc
B.四地的角速度都不同
C.四地的角速度都相同
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bcad
2.图中四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
A.a→b→c→d B.d→c→b→a
C.c→d→b→a D.d→a→c→b 图1
2010年11月11-12日,代表全球最重要国家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聚会,举行第五次首脑峰会。读图2和图3,回答3-5题。
3. 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Km2,在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2cm2 B.20cm2 C.200cm2 D.2×1015cm2
4.图3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5. 图2中哪处海岸可能遭受全球变暖的危害最严重
A.甲 B.乙 C.丙 D.丁
图4为“某月沿18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某月”可能是 ( )
A.1月 B. 4月
C.7月 D. 10月
7.该月份甲地盛行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右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
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第8-9题。
8.对于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9.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甲山海拔高度为1474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该山地类型叙述正确的
A.侵蚀山地
B.火山
C.褶皱山
D.断块山
11.下列四幅图中,最可能符合甲山地植被垂直差异的是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长江以西的叫西梁山,在长江以东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陈桥洲是此处的江心洲。下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四地与图中陈桥洲成因相类似的地区是
A.火地岛 B.崇明岛
C.新西兰南岛 D.爱尔兰岛
13.若沿东、西梁山作一长江横剖面图,下图中较吻合的是
A B C D
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10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读图回答14-16题。
14.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B.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
C.将增强大气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来源:]
D.火山喷发后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小
15.该岛屿拥有丰富的
A.地热资源 B.石油资源 C.淡水资源 D.人力资源
16.冰岛火山灰弥漫到欧洲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西风带 B.北大西洋暖流 C.极地东风带 D.东北信风带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A.山脉的延伸 B.植被的稀疏
C.沿岸的寒流 D.河流的流向
18.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具体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公里处(如下图),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9—20题。
19.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随着石油污染范围的扩大,受到此次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及影响的洋流是
A.得克萨斯州沿海 墨西哥湾暖流 B.佛罗里达州沿海 墨西哥湾暖流
C.墨西哥沿海 北赤道暖流 D.古巴沿海 北赤道暖流
20.受此次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最大的是
A.休斯敦(南部港口城市)的石油化学工业
B.新奥尔良(南部港口城市)的海产品加工业
C.佛罗里达海峡的海洋运输业
D.密西西比州的棉花种植业
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示意图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22.世界各国对图中反应的问题达成的共识是 ( )
A.修筑沿海防护工程
B.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C.控制人口增长
D.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下表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23~24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2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23.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
24.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变化图”。读图回答25一26题。
25.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26.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旅游业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7一28题。
27.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8.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下图为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状况,表格为我国四个省区2007年能源消费情况,。读图表回答29-30题。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2094.9
3.063

17344.1
0.747

17841.0
1.285

12538.7
1.432
29.①—④所代表的省区依次是
A.青海、广东、河南、四川 B.青海、广东、四川、河南
C.河南、广东、青海、四川 D.广东、四川、河南、青海
30.上表和图10中数据表明,四个省区相比较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最高,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31—40题,每题2分)
读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土壤材料,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mm之间,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读下图回答31-32题。
31.影响该地土壤厚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植被呈正相关 B.与坡度呈正相关
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 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32.造成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是
A.阴坡的水分蒸发量较少 B.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好
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 D.阴坡坡度更大
右图中a为纬线,M是晨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完成33—34题
33. 当M地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时,可能的月份及时 刻是 ( )
A.12月 7时40分
B.6月 8时20分
C.6月 5时30分
D.9月 16时20分
34. 若a纬线处于北半球低纬度,M地位于它一年中位置变化的最西端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B.地中海沿岸处于旅游淡季
C.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比杭州大 D.黄河调水冲沙的季节
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河流流出该流域范围的位置)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下左图回答35-36题。
35. 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A.西南 东北 B.西北 东南
C.东北 西南 D.东南 西北
36. 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A.S1 B.S2 C.S3 D.S4
逆温是指某高度大气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的现象,河流和湖泊中有时也会出现逆温现象。读阿根廷某湖泊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上右图),回答37-38题。
37.图中能反映逆温现象的曲线及其出现的月份是
A.①;7月 B.②;7月 C.①;1月 D.②;1月
38.下列关于此时该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夏季,湖泊水温上升过快
B.处于冬季,表层湖水受外界降温影响大
C.湖底在此时因为有火山喷发,从底部释放大量热能
D.该季节,湖水运动频率过高
2010年12月15日,波密扎木——墨脱公路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创下7个世界之最的“嘎隆拉山隧道”打通,这意味着扎墨公路的贯穿为时不远,墨脱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将结束。根据材料和右图,回答39—40题。
39.关于在墨脱县修建公路的区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是墨脱山区施工的最佳季节
B.资金不足是限制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
C.该地公路等级较低,技术要求低
D.该地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40.有关该地农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北部,原因是受地形的抬升,降水多
B.分布在河谷地带,因为交通便利
C.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气温较高
D.分布在南部,原因是地势平坦开阔
二、综合题:(共50分)
4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2分)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2分)
(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的自然条件上的优势是什么?(2分)
(4)海南岛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请分析其生产特点。(4分)
42.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有关活动。(10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点
海拔高度
(米)
1月
均温
(℃)
7月
均温
(℃)
1月
降水量
(mm)
7月
降水量
(mm)
年降水量
(mm)
年日照时数
(小时)
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975.3
Q
1111
-8.4
23.3
1.2
42.2
193.7
2975.7
(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 现象, 容易产生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3分)
(2)简述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3分)
(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3分)
(4)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应当避免可能对本地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1分)
43.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以下各小题。(10分)
材料一 2010年6月18日,在重庆直辖十三周年之际,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重点新区花落重庆。
材料二 继老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之后,成都和重庆之间的第三条铁路成渝客运专线已经动工。该线路设计为高速铁路,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广受关注的“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连接上海、杭州两大城市,正线全长160公里。
材料三 2008年来渝投资资金的来源分布
⑴ 请简要分析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4分)
⑵ 分析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布局因素的异同点。(4分)
⑶ 试描述2008年来渝投资资金的来源状况。(2分)
44.读图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956年兴建了杜家台分洪区,1958年又动工修建丹江口水利工程。
(1)汉江是长江最长支流,且流域面积比湘江大,但径流总量却比湘江小,据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2分)
(2)近几十年,汉江水患已基本解除,据图说出治理汉江的主要措施。(2分)
(3)试分析导致洞庭湖7~9月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3分)
(4)简述长江中游支流及湖泊的分布对长江干流汛期水位的影响。(3分)
45.A【环境保护】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
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温较高时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1)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4分)
B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今年第11号热带气旋“凡亚比”于9月15日20时生成,16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3时加强为台风。17日18时为强台风。18日16时加强为超强台风,19日8时减弱为强台风,9时前后在台湾花莲丰滨乡附近沿海登陆。
材料二 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5 DBBAD 6-10 ADCCD 11-15 BBDDA 16-20 ACABB 21-25 BDBCB
26-30 ACBAC 31-35 AABDA 36-40 DABDC
41.(10分)(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1分);附近水源丰富(1分) ??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2分) ?? (3)海南岛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都可生产;(1分)降水较丰富(1分)
(4)水稻(1分) 小农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最少三条以上,3分)
42.(10分)(1)凌汛(1分) 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1分)有结冰期(1分)
(2)①R地海拔较低;(1分)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1分)③R地处沿海,P地处内陆(1分)
(3)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③劳动力丰富廉价;④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共3分)
(4)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 (1分);
43.(10分)
(1)自然因素:位于河流交汇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为直辖市,有更优惠的政策;廉价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4分)
(2)相同点:两区域内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同点:沪杭高铁所在区域内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成渝高铁所在区域地形起伏较大。(4分)
(3)东部来渝资金数量多,东部地区成为重庆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东部地区来渝资金最多的是广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西部地区来渝资金居前两位的是四川和云南。(2分)
44.(1)湘江纬度比汉江低湘江雨季长(6个月)于汉江(4个月),夏季风给湘江流域带来更丰沛的降水(降雨量更大),河水补给量大于汉江(2分)
(2)措施:干流上兴建了丹江口水利枢纽,支流建设了大量水库(1分)与杜家台分洪区(1分)的相配合,基本解除了汉江下游的洪水威胁
(3)降水减少(1分);气温高,蒸发量大(1分);干、支流入湖水量少(1分)
(4)中游支流大致南北对称分布(1分),在正常年份,南北支流汇入干流的洪水,时间上先后错开(1分),干流不致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对干流水量有调节作用)干流两岸多湖泊,对干流水量有调节作用(1分)(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蓄积洪水量大)
45. A(1)自然原因:太湖初夏季节水温高(2分);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2分)。
人为原因:工业污染、农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2分)。
(2)优点:污水经过芦苇等植被的生物净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湖地区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问题(2分);缺点:运输线路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且要协调各方力量。(2分)
B(10分)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2 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分)。
(2)A地:风暴潮( 2 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2 分)。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2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