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s://www.21cnjy.com/space.php?uid=5367292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s://book.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B
A
D
D
B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1.(1)交界处(或“边缘”) (2)地壳
12.(1)1600 (2)正北 (3)指向标 (4)王宅村平面图
13.(1)A (2)AB (3)B
14.(1)鞍部 峭壁 (2)C 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水资源丰富 (3)E
15.(1)岩浆 (2)内力
16.(1)C (2)B
17.(1)B (2)张裂 (3)A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18.(1)不明显 明显 (2)船身 (3)不能
19.(1)模拟实验 (2)岩浆 (3)酒精灯加热
四、解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0.(1)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发生挤压形成山脉、海沟,导致海洋面积缩小。几千万年后,现在的地中海将会消失;(2)可能;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张裂拉伸,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所以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21.(1)碰撞和张裂
(2)B,C(3)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
22.1)人多地少,增加耕地面积(2)保持水土(3)如图
期末强化4:七上期末复习小专题之地球
(满分100分钟,完成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3.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売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1)(2)(3) B.(1)(2)(4)
C.(1)(3)(4) D.(2)(3)(4)
4.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的变化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
C.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5.某地以南为高纬度,以北为中纬度,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20°W,60°N B.160°E,60°S C.20°E,60°S D.160°W,60°N
6.如果用A4纸(长约30cm,宽约21cm)绘制校园操场(有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示意图,选取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
A.1∶800 B.1∶8000 C.1∶20000 D.1∶50000
7.下列属于岩浆岩的一组岩石是( )
A.玄武岩、石灰岩 B.大理岩、花岗岩 C.玄武岩、花岗岩 D.页岩、砾岩
8.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 B.活动频繁,历时长
C.危及面狭窄,且重复成灾 D.突发性强,历时短
9.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论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B.每一大板块之中都有一块大陆
C.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四大板块之间的是太平洋板块
D.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在不断地张裂
10.如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四个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12.如图是王宅村平面图,读图回答:
(1)图中所画出的铁路的实际长度是 m。
(2)林场大致位于王宅村的 方向。
(3)在本图的定向法,采用 定向法。
(4)如果也用王宅村平面图的图幅大小来画衢州市区图,则哪一幅图的比例尺较大? 。
13.读有A、B、C三点的经纬网图,按要求填空。
(1)在西半球的点有____________。(2)在北半球的点有____________。
(3)可能在我国境内的点是 。
14.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____ ③____ ________
(2)河流 C、D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其原因是 。
(3)如果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建在 _ (填“ C " " D ”或“ E , , )处最合适。
15.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①处的岩石类型是 。
(2)形成N处的地质构造的地质作用??????????? 。(填内力或外力)
16.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地中海的面积将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中海面积将变大, 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B.地中海面积将变大,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地中海面积将变小, 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D.地中海面积将变小,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汶川地震发生与图中的哪两个板块有关?
A.D板块与A板块?? B.A板块与E板块??
C.E板块与D板块? ? D.A板块与C板块
17.小科同学欲探索相关知识。
(1)下列科学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一大胆假设一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2)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3)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第(2)题 第(3)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在同一水平视线上,图中在木板上移动的铅笔从C点到D点,铅笔的长度看上去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在篮球上移动铅笔从A点到B点,其长度变化看上去 (填“明显”或“不明显”)。
(2)海边的人们发现远去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消失? .
上述实验和现象能否说明地球是个球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科完成如下实验过程:
(1)用剪刀将易拉罐制成盒子(剪下三分之一即可);
(2)把番茄酱用剪刀剪开,把整袋酱倒入盒子中;
(3)把漏斗倒置于番茄上方,并用泥土覆盖在漏斗上方,中间做成山的样子;
(4)将小盒子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5)停止加热,观察现象。
试回答:
(1)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2)番茄酱模拟什么?
(3)是什么力量让番茄酱溢出来的?
四、解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0.读海陆变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现在的地中海将会消失,逆认为可能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2)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你认为可能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21.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____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____。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2.梯田是在丘陵山坡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式田地。现在梯田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如图是一位旅游者拍摄的梯田景观,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修建梯田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什么在一些丘陵山区人们要开辟梯田来发展种植业?
(2)梯田对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有何积极意义?
(3)请根据图中梯田的形状想象梯田所在山头的等高线形态,把这些等高线绘在答题卡中规定位置(不必标注等高线的海拔数据),并在图中正确标注出山谷、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