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手之歌》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感受歌曲坚定、乐观的精神及活泼、乐观的形象。
2. 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进行曲的风格。
3. 通过歌曲律动,培养学生动作与音乐的协调能力。
4. 看图片按照相应节奏说象声词并做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坚定、乐观的情绪。
2.?????准确演唱歌曲中的节奏。
3.?????判断各种动作相对应的节奏并边做动作边用象声词念出这些节奏。
教材分析
这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黎汝清作词,金复载作曲。金复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家,曾为五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号手》《三个和尚》《哪咤闹海》《济公》等。
???????这首歌曲描绘了革命老区儿童团员赞颂游击队英勇杀敌的情景。全曲洋溢着坚定、乐观的精神,同时又透露出缕缕童趣,尤其是模仿游击队员的号声“的的的哒”,更充分描绘了儿童团员们活泼、乐观的形象。
???????全曲为商调式,由三个长短不一的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四小节,第二、三乐句均为七小节,这种不均衡、不对称的乐句结构给人以不断向前的动力感。曲中的休止符用得十分巧妙,演唱时需注意。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感受歌曲情绪
1. 介绍歌曲背景及动画片《小号手》的故事梗概。
教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那得是在上个世纪的1927—1937年间的事情了,距离现在已经有80多年了。有个小放牛娃叫小勇,他的父母被地主山中狼杀害了,他成了孤儿。后来他参加了红军,当上了小号手。在一次战斗中,小勇负了伤,被送往后方。在伤愈归队的路上,遇到蒋军向红军阵地进攻,情况十分危急。小勇在敌军背后吹起冲锋号,打乱了敌人的进攻计划,红军和游击队乘机攻入敌巢。小勇击毙了妄想逃窜的地主山中狼。经过红军的教育和战斗锻炼,小勇成为了英勇的战士。
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来自一部动画片,名字叫《小号手》。
2. 初听歌曲。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动画片的主题歌,请同学们欣赏后告诉老师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你不明白的词?(学生聆听歌曲回答。)
3. 再次聆听歌曲。
教师:《小号手之歌》表现小英雄们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那时有很多像小勇这样的小朋友,他们机智、勇敢地与敌人进行周旋,站岗放哨、送信……协助红军和敌人进行斗争。党为他们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共产儿童团”,也就是我们“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歌曲提到的“白匪”,是指那些当时的国民党反动军队,白是与红相对应说的。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首斗志昂扬的歌曲。歌曲中模仿了一种乐器的声音,你能听出来吗?(学生聆听歌曲回答。)
教师:同学们听得非常正确,是军号的声音!嘹亮的军号声给人力量,敌人听了吓破胆!
二、听歌曲做律动
1. 练习动作。
教师带着学生边听歌曲边做动作。
用第一段做练习,第一、二乐句踏步,第三乐句模仿吹军号的动作。
2. 歌曲律动。
每段的第一、二乐句教师按歌词意思编排动作,第三乐句模仿吹军号的动作。
(1)在大屏幕歌词的提示下,教师带做动作。
(2)在大屏幕歌词的提示下,学生自己做动作。
三、节奏练习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各种声音可以用什么样的音符表现,它的节奏长短是怎样的。如:激战中机关枪的声音、战士们冲锋时的喊杀声……
2. 节奏听辨。
(1)学生按图片内容选择相应的节奏。
学生按节奏读出象声词,教师提示学生回想动画片中的声音是怎样的。
(2)教师给每种节奏配上相应的旋律片段。学生在教师旋律片段的伴奏下进行练习。
(3)教师任意弹奏某条旋律,学生听辨用象声词和动作表示出来。
四、学唱歌曲
1.?随音乐跟唱歌曲。
(1)在跟唱基础上,帮助学生唱准节奏的歌词。
(2)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小勇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把“杀??O??白??O│ 匪???0 │ ”三个字唱得既短促又饱满有力。
(3)师生合作,接唱歌曲。
(4)听辨节奏。
请学生听辨判断,军号的节奏主要是由这两种节奏中的哪种节奏组成的?
2. 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慢速演唱第一、二乐句,学生跟唱,第三乐句学生自己演唱。
注:教师纠正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如: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等。
(2)学生慢速演唱第一段歌词。
(3)按节奏朗读第二段、第三段歌词。
(4)学生慢速演唱第二段、第三段歌词。
(5)慢速完整演唱歌曲。?
五、歌表演
1.?按原速演唱歌曲。
2.?用各种形式检查学生学习歌曲情况。
小组接唱、个人与小组接唱、个别学生演唱、分男女声演唱……
3.?全体学生演唱歌曲并做律动表演。
可以分领唱与齐唱,分男女声演唱……
4.?欣赏。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唱了《小号手之歌》,又一次感受了进行曲风格的乐曲。我们要继续发扬小游击队员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战胜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