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
一、板书课题
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的特点,今天继续来学习我国自然环境的河流。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掌握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大致了解京杭大运河。
三、自学指导
【以外流河为主】
(一)河流的分类和特征
请阅读课文P42的第一自然段,思考:河流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分钟后检查)
2.请利用4分钟,认真阅读P42的最后一段、P43的第2自然段和图2.30,完成:
(1)河流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定义如何?主要的河流有哪些? (完成表)
分类
定义
主要河流
内流区和外流区所占的面积比例和水量各是多少?(完成表)
面积比例
水量
外流区
内流区
观察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请阅读课文P43最后一段,思考: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分钟后检查)
请大家观察P43的图2.31以及图右边的文字内容,思考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四条河流分别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四条河流在夏季和冬季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别?为什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请同学们试着归纳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1分钟后检查)
(二)京杭运河
请同学们利用2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P46的“阅读材料”内容,完成:
京杭运河的长度为多少?
自北向南经过的省市以及沟通的水系有哪些?。
3.京杭运河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四、先学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时刻提醒注意力不集中和坐姿不正确的学生。
五、后教
【以外流河为主】
(一)河流的分类和特征
1.河流的主要作用:这些河流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而且还有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的发展。
(1)河流的分类:
分类
定义
主要的河湖
外流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等
内流河
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塔里木河、弱水河等
内流区和外流区所占的面积比例和水量百分比:
面积比例
水量
外流区
2/3
﹥95%
内流区
1/3
不足5%
(3)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还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相吻合。
3.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内容。
4.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松花江和黄河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长江、西江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从东部和西部划分来看,四条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
(2)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降水少,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教师补充】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河流较少,一些地方为无流区,河流水资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其中,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这道题较难,先让学生试着回答,再由教师来讲解。
分布特征
外流河
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区
内流河
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区
京杭运河
1.京杭运河的长度为:18000千米。
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经过的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六省市;自北向南沟通的水系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京杭运河的作用和地位: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在历史上起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现在江苏、浙江境内运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其运量仅次于长江、珠江。
课堂小结
巩固记忆
外流河和内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降水少,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南沿海地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五大水系和省区。
当堂训练
师:请大家按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