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课标要求】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教材的能力,在看待事物方面有着自己的想法,见解,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表现自己。本节课就需要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
2、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到自然资源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3、掌握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对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采取的原则。
4、通过阅读文本、材料、数据,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通过阅读文本,认识到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还将继续激化,激发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根据有关数据资料分析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
3、尝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我国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地理现象。
4、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制定本人、本组、或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2、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及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
【重点】
1、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与我们密切的关系。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点。
【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并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主要教法】
①讲述和讲解法 ②对比和分析法 ③讨论法
【教学准备】
①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②布置学生分组,讨论。
③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章是对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内容的延伸,同时自然资源还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所以本章在全书的教材编排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章共三节内容,第一节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自然资源的概况及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的种类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在本章我们只详细的讲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讲授新课:
问题1、请同学们试一试,判断下列哪些地理事物属于自然资源?(小组抢答)
汽油、石油、木炭、森林、牛肉、草原、闪电、阳光、电灯、煤矿、大米、土地
根据小组的回答,要求学生想一想什么是自然资源?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土 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所以自然资源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具有自然属性,还应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即经济属性。
教师举例说明:铁矿石、小麦、甘蔗、闪电物质或能量哪些是自然资源?
铁矿石是;小麦和甘蔗虽然对人类有用,具备了经济属性。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而是经过人类的培育和加工,所以不是自然资源;闪电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在目前科技条件下,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所以它只具备自然属性,不具有经济属性,不是自然资源。
总结:判断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时,要看是否同时具备“自然”“经济”属性。
过渡: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那我们就来看看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图片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学生感受)
同学们说一说自然资源与我们衣、食、住、行、学习各方面的关系。(学生发言)
得出结论:自然资源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问题2、想一想:A、B两组自然资源的区别。(小组讨论、抢答完成)
过渡:读图3.2回答问题
1、为什么水流不完?庄稼可以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地种和收?
2、煤矿和铁矿是不是也可以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地开采下去?
3、结合上面的例子,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
总结: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用一些就少一些。
活动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是不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结合三个实例完成课本61页活动题。
(各小组学生发言)
总结:如果保护和利用不当,可再生资源也可以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那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呢?
(学生踊跃回答)
总结: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能够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让天更蓝、水更清,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活动2:探讨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我国的自然资源是多?还是少?
承转:我们经常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伟大的祖国,你知道地大物博是什么意思吗?那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自然资源的特点,希望同学们学完这个问题,大家对我国自然资源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资料,得出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地大物博的国家。
多媒体展示资料,得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
过渡:我国自然资源不仅出现严重的人均不足问题,还有更为严峻的问题等着我们,下面请大家阅读图3.4,对于小朋友们的观点你有何感想?
探究1:“人均不足”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朋友1、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
朋友2、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持续增长。
朋友3、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
朋友们的观点共同的向我们表达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还将继续激化。
探究2:对64页图3.5的行为进行解释和评价,说明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探究3:分组讨论: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做什么?针对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破坏浪费严重等问题,我们已经做了什么?你还应该怎么做?(小组合作完成)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自然 经济)
自然资源
与我们密切相关
【课堂评价】时间把握不够好,前面一部分内容学生回答过多,没有控制好时间,导致了延时。但整体而言,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气氛活跃,小组分组合作完成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