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化学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10:3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的制取
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础上,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碳。通过与氧气制法的比较,确定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比较实验室中制取CO2和O2的异同,从而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有关气体实验室制法奠定的基础。
2、本课题突出特点是难度不大,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机会。根据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知识传授过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二、教材处理
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筛选的能力。
(2)通过对仪器装置的选择、组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不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不同,学会思考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 点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 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CO2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在授课时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对比法等,通过稀盐酸和大理石、碳酸钠反应的 对比实验来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理想药品。通过O2与CO2制取的对比,解决制取气体应考虑的因素,从而使难点得以突破。
在授课时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对比法等,通过稀盐酸和大理石、碳酸钠反应的 对比实验来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理想药品。通过O2与CO2制取的对比,解决制取气体应考虑的因素,从而使难点得以突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1.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哪些药品及反应原理?
①高锰酸钾、 ② 氯酸钾、③过氧化氢
① 2KMnO4====K2MnO4 + MnO2 +O2↑
② 2KClO3=====2KCl + 3O2↑
③ 2H2O2=====2H2O + O2↑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哪些仪器?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取氧气需要哪些仪器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

①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导气管, ⑤集气瓶, ⑥水糟
这套装置适用范围(特点) :
固体 + 固体 ------- 气体
3. 氧气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每套装置不同,总结装置的适用范围。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一:
1. 药品: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大理石、碳酸钙粉末。
[启发点拔]:1、能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是否适宜实验室制备?
2. 反应原理:
[过渡]:我们确定了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这个反应在实验室中如何实现,下面我们来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哪些仪器
1)阅读课本P111页所给的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可用哪些仪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
[组织交流]要求学生汇报、评价各组的设计情况。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①查气密性, ②放药(先固后液), ③收集
5.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原因及验满的方法
1)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2验满的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伸在 瓶口 观察是否熄灭若熄灭的说明集满.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巩固练习]
[家庭作业]
思考:
1、如果只有一个底部穿孔的试管、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和一个烧杯,可以组成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吗?
2、在你家的厨房里,你能制取到二氧化碳吗?(提示鸡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是酸)
3、P112页第3、4、5题
[板书设计]
学生分小组实验
学生交流体会
学生利用自制图片组装示意图,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评价每套装置的优缺点。
学生展示、采取互评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考虑的因素
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比较得出最适宜的药品。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信息处理等能力。
体会实验装置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分享成果、学会评价
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做到学以至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贯穿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出发点,努力为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本着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辅之以探究式实验教学法,特别是药品的选择、仪器的选择的收集方法的选择的探究过程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性学习真正落在实处。课后作业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家庭小实验为背景,有利于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并得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