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燃烧与灭火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的总结和延伸。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化学中,同学们学习了硫、镁、铁丝的燃烧。所以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教材从燃烧条件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燃烧需要的三个必备条件;从生活实际中总结灭火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解决实例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当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视频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通过实验如何熄灭蜡烛让学生分析灭火的原理,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本质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最后,正确引导学生对于火的认识,要辩证的看待火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弊!相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一定能够轻松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教学
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
难点
通过科学探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
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采用了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讲
解归纳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教学思想。
学法:课堂上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准备
教学ppt、玻璃棒、小木条、打火机、蜡烛、酒精灯、烧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介绍:火的发展史
图片:燃烧是最早的化学反应;
生活中的燃烧;
工业中的燃烧;
概念:引导学生通过现象以及生
活经验归纳总结燃烧的概
念。
提问:燃烧是否能随时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从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话题中发现化学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会化学
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出猜想: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
图表:着火点的概念、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总结交流: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提出假设:可燃物、氧气、温度等。
分组实验,合作交流。
分别将玻璃棒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观看红磷和白磷燃烧的视频;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简单的实验,从活动中思考并悟出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能力。
燃烧三
个条件
的关系
提出问题:燃烧的三个条件有什么关系?
视频: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观察思考,描述实验现
象,分析得出结论。
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并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
创设情景
图片:最近重庆发生的火灾
提出问题:燃烧的发光、放热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使用不当,也会给在我们带来损失和灾难(火灾)。如何停止不必要的燃烧?
思考燃烧的功和过,认识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并使他们树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的思想。
实验探究
实验:让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熄灭燃着蜡烛,并通过实验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
归纳: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或几个条件。
分组实验,合作交流。
利用所给的实验药品及用品使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蜡烛熄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知识应用
在实际情景中谁的灭火方法更多更好?
酒精灯打翻在桌上燃烧
堆放的柴堆着火
森林大火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该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顾归纳
总结本课的重点。
板书设计
一、燃烧 二、灭火的原理
1、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缺 可燃物 破坏燃烧的条件 隔离可燃物 缺
一 氧气或空气 隔绝氧气或空气 一
不 温度达到着火点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即
可 可
教学后记
燃烧是一柄双刃剑,既为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又为人类带来了灾难与伤痛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