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艺考生文化课全国卷版课件 专题四 地球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届高三地理艺考生文化课全国卷版课件 专题四 地球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18 21:46:30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课时7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二、知识网络
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光照图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计算;(2)结合经纬网图,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地理计算能力,注重考查地理思维方式和基础知识的整合,如光照图的变式图、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应用等。【课堂导学】四、要点精讲
要点一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1.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2.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典题展示1】 (2016·浙江卷)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 ) A.24日2时52分 B.24日2时08分
C.23日3时08分 D.22日2时52分
【解析】 该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时,该市103°W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北京时间(120°E)位于该市东 侧经度相差223°,即可计算得到相差14时52分,该市为5月23日12时,加上14时52分,北京时间为5月23日26时52分,即为24日2时52分。
【答案】 A 要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
其中,H为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0°为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
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之间的差值(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个半球时,纬度差为两地纬度数之差;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个半球时,则纬度差为两地的纬度数之和,简记为“同减异加”)。2.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典题展示2】 (2018·新课标卷Ⅰ10题)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向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右侧靠窗,A、C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240千米,时速80的话,也需要3个小时,若12:00出发则下午时段太阳会照射到,所以B正确,D错误。故选B。
【答案】 B五、能力摸底(2019·湖南名校联考)下图是海河流域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1.M乡某日北京时间4:40分日出,该日最可能在 (  )
A.3月份 B.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
2.当M乡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 (  )
A.正北方 B.正东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1.【答案】 B
2.【答案】 B
【解析】 第1题,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M乡某日北京时间4:40分日出,说明当地日出时间早,当地是昼长夜短,只有6月份是夏季,故答案选B。
第2题,春秋二分,全球除极点外都是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故M乡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正东方,答案选B。(2016·天津卷)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3~4题。
3.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4.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3.【答案】 D
4.【答案】 B
【解析】 第3题,当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7月17日,当中山站极夜后出现“第一次日出”时,该日昼长由前一天的0小时,到大于0小时,即日出的地方时(76°22'E)为12时之前的较短时刻,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直射点经度约为76°E,所以太阳位于天津观测者的西南方向。
第4题,根据对称原理,6月22日到7月17日出现极夜的天数为25天,那么6月22日前也有25天,即中山站极夜持续时间为50天。(2014·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左下图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右下图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5~6题。5.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5.【答案】 D
6.【答案】 D
【解析】 第5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是夏至点前、春分点后,距离夏至点更近。第6题,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位置相同,所以对地球上的同一点来说,日出方位相同。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乙快于甲,日地距离乙近于甲,同一地点(假设在北半球)甲位置昼长渐短,乙位置昼长渐长。六、课堂评价 (2019·娄底二模)某游客从哈尔滨出发去美国某大城市旅游,在飞行途中,游客发现客舱显示屏上同时展现下表数据。1.目的地的位置和飞机目前位置最可能是 (  )
A.美国西海岸、大西洋上空
B.美国东海岸、大西洋上空
C.美国西海岸、太平洋上空
D.美国东海岸、太平洋上空
2.游客此次旅行,在出发地、目的地可见到的是 (  )
A.出发地麦浪金黄
B.目的地阳光火辣
C.出发地绿树成荫
D.目的地阴雨绵绵1.【答案】 C
2.【答案】 D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利用区时确定地理位置和利用气温确定季节。第1题,由表格中的飞行时间判断,出发地法定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9:30,目的地当地时间17:30,可以确定目的地在西八区,位于美国西海岸;飞机目前时间14:30,飞机目前在西十一区,位于太平洋上空。故选C。第2题,由表格中信息机舱外温度-50℃,飞机飞行高度9000米,可以判断海平面气温约是4℃,北半球冬季,美国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阴雨绵绵,D正确;麦浪黄金是春末夏初,A错误;阳光火辣在夏季,B错误;绿树成荫在春夏季,C错误。故选D。
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下图)。据此回答3~4题。3.“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  )
A.北京(40°N) B.哈尔滨(45°N)
C.广州(23°N) D.台州(28°N) 3.【答案】 D
 4.【答案】 B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冬至日北面楼房底层最易被南面楼房遮住太阳光。第4题,越向北楼房的影子越长,楼间距就越宽。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5~6题。5.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5.【答案】 B
6.【答案】 D
【解析】 第5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题目中甲位于副热带高压带,纬度较低,降水少,光照时间长。距海远近、海拔高低无法确定。第6题,乙处位于极地,此时无太阳辐射,说明处于极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极光。课件35张PPT。课时8 地方时和区时计算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二、知识网络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时事新闻,考查地方时、区时和时区的计算以及季节的判断;(2)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光照图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计算。四、要点精讲
要点一 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1. 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以下图为例。【课堂导学】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 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 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 NA。(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F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
特别提醒:
地方时的计算原则
(1)“东加西减”原则: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2)“同减异加”原则: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 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2. 时区与区时
(1)时区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如下图所示:(2)时区确定:n(时区数)=已知经度/15°(若余数>7.5,时区为商数加1,反之只取商数)。(注: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3)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4)求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如西三区中央经线为15°×3=45°W。
(5)区时的计算
①已知某地地方时,求该地区时,即求该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可利用地方时计算公式求出。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利用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区时差。(注:“±”符合“东加西减”原则;两地区时差=两地时区差)3.地方时与区时的比较
注:区时计算公式: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掌握以下三点:
①所求时区的区时:早于已知时区地区时,公式中取“+”号;晚于已知时区的区时,公式中取“-”号。
②东时区的区时总是早于西时区的区时,东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西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
③时区差:甲、乙同是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甲-乙甲位于东时区,乙位于西时区,时区差=甲+乙。4.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与昼长、夜长的关联计算同纬度昼长时间、夜长时间、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计算方法如下:
(1)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
(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
(3)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
(4)昼长=2×(日落时间-12)=2×(12-日出时间)【典题展示1】 (2018·新课标卷Ⅱ6题)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解析】 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50°×4=200分钟=3:20,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 A要点二 日期分界线与日期的变更1.日期分界线
地球上的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0时经线。如下图所示:2.自然界线(不断变化):
即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由于地球不停自转,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不停地自东向西交替,其速度为大约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如上图所示)。
3.人为界线(固定不变):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称为国际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如下图所示)。4. 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
即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时,此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半。从下图中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面分属于不同日期所跨的经度范围。
特别提醒:过人为日界线(国际日界线),日期变而时刻不变;过自然日界线(0时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时刻均改变。5.两条日期分界线的比较
注意: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春、秋分时全球各地6时日出,18时日落。【典题展示2 】 (2015新课标卷II)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到2010年国有20我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 M 国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是采用东一区的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摩洛哥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四个时段加8小 时换算成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的是8:00-9:00,故选择A。
【答案】 A五、能力摸底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虚线AS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1~2题。1.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  )
A.7日21时 B.6日9时
C.6日21时 D.7日9时
2.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1.【答案】 C
2.【答案】 D
【解析】 第1题,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分别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AS为晨昏线,所以D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差为45°,所以该日期界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BC线为0时经线。甲地位于BC线以西45°,所以其地方时为21时。又因甲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的一天,即6日,所以甲地地方时为6日21时。第2题,BC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线,B错;AS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线以西90°,D地是18点,AS线是昏线,A错;赤道上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西半球黑夜是115°的范围,C错;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所以东半球白昼范围115°,之比是115∶65即23∶13,D正确。(2015·江苏卷)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8日12时

4.春节假期期间 ( )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3. 【答案】 A
4. 【答案】 D
【解析】 第3题,长城站位于60°W附近。属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2015年2月19日零点晚12个小时,因而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2月18日12时,故答案选A。第4题,春节假期期间属于2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看日出南京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答案A错误,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答案B错误,长城站南半球白昼变短,日落时间提前,答案 C错误,长城站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题考查地球自转造成的时间差异,区时的计算;第4题考查因地球公转引起的日出方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组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南极科考”和“春节微信抢红包”设置背景条件,分析因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第3题主要考查区时计算,易错点是长城站时区判断不准确;第4题涉及现象较多,学生在分析时应该静心逐项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以此确定日出方位,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下图中EF、MN两线相交于O点,O点为北极点,∠NOF等于60°。读图回答5~6题。5.若图中OF为晨线,太阳直射35°W,则ON的经度为 (  )
A.175°E B.90°E
C.65°W D.5°W
6.若图中MOE表示地球旧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20时 B.16时
C.8时 D.4时5.【答案】 A
6.【答案】 B
【解析】 第5题,已知O点为北极点,若图中OF为晨线,说明晨线和经线重合,OF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已知太阳直射35°W,说明35°W地方时为12时,可知经线OF的地方时比35°W的地方时晚6小时,在35°W经线的西侧90°,故OF经线的经度为125°W。已知∠NOF等于60°,说明ON和OF经线的经度差为60°,故ON经度为175°E,A正确。第6题,图中O点为北极点,说明此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已知经线OM向东到OE为旧的一天,说明OM为180°经线,OE为0时所在经线。已知∠NOF等于60°,即∠MOE等于60°,故OE为120°W,且OE地方时为0时,从而求得北京时间为16时。六、课堂评价(2015·福建卷)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A.东南??7月1日06时
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1日12时??
D.东南??1月1日12时
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1.【答案】 D
2.【答案】 C
【解析】 第1题,图示广袤草原应位于等高线稀疏区域,接近赤道附近,当地日出时间应为6时,该区域位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相差6小时,所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2时;又因7月,日出东北方,1月日出东南方,故选 D。
第2题,从等高线分析,图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不能看见日出景观;乙地临近湖泊,不属于广袤草原;而丙地等高线稀疏,属于广袤草原,且东南侧视野广阔,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故选 C。(2018·广东五区联考)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3~5题。3.此时,A点的区时是 (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4.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5.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答案】 3.C 4. B 5. C
【解析】 第3题,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判断(如图):
  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时(东加西减;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第4题,由上题得出:0时经线为90°W,北京时间(120°E)为14时。第5题,考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全球除极点外自转角度均为15°/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A、B、C角速度相等,纬度由低到高为A、B、C,故线速度为A>B>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