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正负数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正负数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12: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
台安县新开河镇高力小学 李术刚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
2.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记录单、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课前游戏: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截然相反”。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和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零上温度 上车 前进 做生意赚了钱 足球比赛进了球
2、生活中像这样相反现象的例子,你还能说一说吗?
[从生活中常见的相反现象入手,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铺垫,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你能记录下他们的高度吗?(生尝试记录)
汇报结果:方法一:高于海平面8843.43米,低于海平面155米。方法二:+8843.43米-155米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你能说说“+”和“—”表示的意义吗?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话,比如(+8843.43米表示比海平面高的高度是8843.43),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初步体会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用手势表示出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动作,体会到两种物体的测量均以水平线基准,初次体会正负是相对而言的。
2、请同学们当记录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室学生进出的情况。比一比,谁记录得又快又清楚。
(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绍记录方法。
(2)全班交流展示。①文字记录②图形记录③符号记录
5、同学们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记录这组相反的量,方法都不错。看看哪种方法更简洁?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感受用符号表示不仅简洁,而且表意清楚。】
6、认识正负数及读法。板书“+5? -5”。指导正确读正负数。
7、小结。在数学上,人们用正负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负数》(课件出示)。板书课题。
【正负数的认识完全由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总结出来,悬腕正负数学存在的价值,在活动中,积累了基本活动以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正负数的应用
1、(课件出示)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答对一题得10分,记作(?? );答错一题扣10分,记作(?? )。
(2)爸爸工资收入4000元,记作( );电话费支出120元,记作( )。
(3)学生回答“爱心超市3个月的经营情况”单的意思。
【三道习题巩固学生的正负数学的理解,同时涉及生活中不同相反现象,使学生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学生举例。
像这样的例子,你能试着说说吗?同桌合作,一个人说信息,一个人说记作。看哪桌同学配合默契。
3、银行中正负数:生活中还有很多正负数呢?先去银行看一看,(课件出示)这是李叔叔存折上记录,我们关注一下存入和支出栏,你能说说存折上的记录都是什么意思吗?
①观察存折上的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②正号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它可以隐身,写起来更简便。可以看出,正数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
③那么存折上的负数可不可以去掉呢?为什么?
?小结:看来正号可以隐身,负号是绝对不可以去掉的。
【通过记录多种相反的现象,逐步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想,把生活中的现象抽象为符号来表达,是需要一个体会的过程。】
4、海拔中的正负数
(出示:珠穆朗玛峰马里亚纳海沟的图片)。
①为什么海沟的高度记为负数呢?
②海平面起到什么作用?(分界)
③地理上,我们把高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正”,把低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负”。
④大胆想像一下,我们把珠峰拔起来,倒过来插进马里亚纳海沟,能填平吗?不但高山让人仰止,大海也深不可测呀!
⑤我们把地球上最高峰记在黑板上(+8844.43)有比它更大的正数吗?最低点-10911.4,还有比它更小的负数吗?像这样的数叫作正数和负数(板书、揭示概念)
【在这里,让学生感受正负数有无数个,不胜枚举,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想。】
5、正负数的历史。(课件出示书中的“你知道吗?”)指名读,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四.“找朋友”游戏
1、现在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拿到卡片的同学在“开始”后,去找你的朋友,站到他身后。
0?? +8?? 125? 3.6?? +70? -0.9? -4? -30? -111
明确零是正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师出示整数)谁是我的朋友?谁不是我的朋友?为什么?看来不是所有正负数都是我的朋友,只有像-25,0,11…这样的数叫做整数。
【通过游戏对已学过的数学进行整理,明确整数的概念,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3、老师又“变身”成“数”,大家还是我的朋友吗?
由于正负数的加入,数字家族又扩大了。它们都是我们学习上的好朋友。
【这个“找朋友”的游戏一共分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环节都环环相扣,整个过程,让学生感受了。这些数学的归属关系,同时渗透了数学集合的思想。这里虽没有明确的集合圈的展示,但是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知集合思想。】
?五.巩固应用(课件出示)
1、借助实例,解释应用。其实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负数,教师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正负数的例题,让学生重点讨论:(1)电梯中的正、负数。我们来看看电梯按键,读出上面的负数。-1表示什么意思?1呢?那你知道-2表示什么意思吗?2呢?(2)百米赛跑中的正负数。风速﹢1.9米/秒表示什么?-1.5米/秒又表示什么?
2.数学书87页第1题,完成练习。
3.数学书87页第2题,完成练习
?正负可以用来表示相反的方向。
4.书87页第3题。
①读题读明白什么了?
②填全表格。
③为什么淘气记作0。(以分80下为标准,记为0。以比它多记为“+”比它少记为“-”)
【从这个习题中,让学生感受无论怎么记录,四个小朋友的跳绳成绩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只是标准在变化。在这个习题中,渗透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六、(课件出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以了正负数学的知识?【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符合学生学习的遗忘曲线,同时让学生理清学习的方法。】